毕节大方县三元乡:辣椒产业有了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0-04-17 17:45:51 来源:毕节日报
毕节大方县三元乡:辣椒产业有了发展新“引擎”

  “老田,喷均匀一点,免得影响辣椒苗生长。”4月13日一大早,大方县三元乡惠民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明月就已经在三元乡胜丰村的辣椒育苗基地里指导村民管护辣椒苗。育苗基地里,一排排白色大棚里的辣椒幼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抢抓好天气管护辣椒苗,一派繁忙的景象。

  近年来,三元乡紧扣产业调整“八要素”,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随着烤烟面积的逐渐缩减,辣椒产业成为三元乡的主打产业之一,在群众增收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三元乡紧紧围绕全县20万亩辣椒产业调整部署,结合乡情,进一步做大辣椒产业、写好辣椒文章,把辣椒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来抓。

  人勤春来早,春早人更勤。从今年2月份开始,该基地抓时令、抢时间,组织村民统一集中育苗,把受疫情影响的农时抢回来,为全乡集中移栽辣椒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不误农时、按时移栽,如期完成辣椒种植规模。

  作为传统的辣椒种植乡镇,群众有种植技术上的优势,加上气候、土壤等适宜的自然条件,三元乡大力发展辣椒种植,辣椒成为一项富民产业。

  为确保辣椒产业带动椒农增收,三元乡成立了平台公司——惠民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种植管理技术并全程培训,对接销售市场,实施保底收购。同时,所辖8个村党支部建立村社一体合作社,负责发动组织村民流转土地或者自行种植,做好管理服务。

  据许明月介绍,平台公司采取订单收购和保底收购两种方式,订单收购为老百姓畅通销售渠道,保底收购解决价格波动群众无力承担风险和持续种植问题,推动了规模化、连片化种植,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平台公司还把产业调整和销售市场联结起来,解决了销售难题,辣椒从省内销到了省外,确保地里种得出来、市场上卖得出去,有了“定心丸”, 椒农们发展辣椒产业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通过“平台公司+村社一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切实提高群众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实现了资源统一规划、产业统一发展、产品统一销售、改革红利统一分享。

  胜丰村辣椒育苗基地是由乡平台公司统一为全乡辣椒产业育的苗,共208个大棚,占地170多亩,主要为全乡提供3500亩的辣椒苗。由于基地采用托盘式育苗,根系比较发达,且缓苗期短,后来又增加了育苗量,为其他乡镇提供5000亩的辣椒苗。

  三元乡还选派党员干部、农技人员成立了辣椒产业发展技术专班,组建辣椒产业发展党员先锋队,各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示范种植辣椒,统筹规划各村辣椒种植区域,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统一辣椒品种、保障种植物资。

  在辣椒育苗基地一角,专班成员郭杰和周广挽着裤脚正在检修水管。郭杰说,他们在基地主要负责辣椒育苗日常管护和设施维修,从整地、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销售等方面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及指导,全程参与辣椒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基地开始育苗后,为了抓好辣椒苗的质量,专班成员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目前,辣椒育苗已进入关键时期,所有专班成员加班加点,组织各村全面抓好辣椒育苗工作,确保完成育苗任务。

  产业的发展,也给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基地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户流转土地入股的形式运作,吸纳村民到基地务工,解决了他们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在基地里务工的老田就是来自三元乡河头村,勤劳好学的他通过平台公司的培训,成为产业调整中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职业“椒农”。老田说,一天有100元的收入,除了增加收入,还可以照顾好家里,而且还把本村的村民介绍到基地来打工。

  正在大棚里施肥的高安秀是胜丰村田坝组人,由于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加上孩子要读书,不能随丈夫到外地打工。“我在基地里打工,每小时有9块的工钱,一天下来也有八九十元,而且又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既有了收入,又能够照顾家里。”高安秀笑着说。

  (陈忠友 报道)

相关热词搜索: 辣椒 产业 基地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