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织金县惠民街道:统筹群团资源 做好易地扶贫

发布时间:2020-07-16 14:43:12 来源:毕节日报

  近年来,织金县惠民街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纽带作用,统筹整合工、青、妇等群团资源,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促进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强化党建引领。围绕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聚焦群众所需、党政所急、工青妇所能,坚持“党委领导、资源整合、共建共用、各记其功”原则,探索实施县委统一领导,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3家群团组织主抓,县残联、文联、科协等6个群团组织协助群策群力的纵向指导构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所有搬迁家庭,让“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深入人心。

  强化制度保障。团县委、县总工会为加强业务指导,抽派专职工作人员到街道指导参与“新市民·追梦桥”工作;县妇联、县残联等群团组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金150余万元,开展爱心帮扶活动。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街道群团部门开展工作研判,去伪求真,在细字上下功夫,确保工作扎实有效。

  强化工作实效。成立群团管理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落实“一次办结”“首问负责”等工作制度,最大限度提供便民利民服务。设置便民利民服务大厅,明确服务内容,罗列服务清单,将便民服务细化分解,全面提高服务质量。采用“新媒体+”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大平台,实现社区“智治”“自治”结合,充分发挥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

  强化服务意识。采取“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促党建”的形式,选聘优秀干部到社区担任支书,聘用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居委参与社区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引导搬迁群体将“坐等他人服务”理念转变为“我为他人做好服务”。

  强化统筹推进。深入开展“大走访、大筛查”行动,确保特殊群体管理“无一漏管、无一失管、无一发案”。与学校、群团部门加强沟通,核实帮扶台账,搭建资助桥梁,帮助困难学生渡过难关。结合实际完善“四点半”课堂“智志双扶”大讲堂、“扶贫夜校”等活动名册清单,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做到宣传、培训、素质提升全覆盖。

  强化担当作为。以实施“就业创业、学业资助、医疗救助,‘阳光护航’、‘志智双扶’和亮丽家园”六项行动为抓手,搭建群众创业就业“致富桥”,创建幸福之家;聚焦‘学业资助’行动,搭建群众思想引领“感恩桥”,创建奋进之家;聚焦“阳光护航”行动,搭建群众权益维护“平安桥”,创建和谐之家;聚焦‘医疗救助’行动,搭建群众排忧解难“连心桥”,创建温暖之家;聚焦“亮丽家园”行动,搭建市民意识培养“融合桥”,创建文明之家,全力搭好“五桥”、建好“五家”,全面提高搬迁群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张晓梅 报道)

相关热词搜索: 群众 团组织 县委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