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湖新区:食用菌变身 致富小“金伞”

中军食用菌培育场平菇喜获丰收
今年以来,金海湖新区紧紧围绕“一心四片八线”产业调整布局和发展“十二大产业”的部署要求,积极培育食用菌产业,以产业扶贫成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脱贫攻坚注入动力。
连日来,在金海湖新区文阁乡文阁社区中军食用菌培育场,大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摆放,一簇簇平菇破棒而出,长势喜人。眼下,平菇市场价格上涨为每公斤12元,培育场负责人叶娟瞅准时机,和务工人员一道抓紧采摘、销售。
“培育场优先聘用周边贫困户务工,目前有固定工人5人,临时工15人,年产量大概在18万斤左右。”叶娟说。
2017年,在文阁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下,叶娟建了6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在了解周边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后,她选择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的平菇种植。现在,食用菌产业越做越好,每年能带来50余万元的收入。
文阁乡三元社区的慧丰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同样是一片丰收的景象。该基地有温室大棚10个,占地10余亩,是当地群众胡显义响应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如今也有了不错的成效。
“我们建这个基地,政府不仅免税,还随时关心销路。”基地负责人胡显义说,为促进大棚更好地发展,他将和其他种植大户抱团,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共同致富。
文阁乡还利用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引导群众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张伦孝是文阁乡中寨村的食用菌种植大户,在政府的引导下,他利用村里森林资源,大力发展冬荪种植,去年种了300亩冬荪,收获了350多公斤干菌。
“文阁乡主要在海坝村和中寨村等地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采取大户种植、贫困户在里面务工的模式,带动大家增收。”文阁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付修炼说。
文阁乡食用菌种植是金海湖新区发展产业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区各乡(镇、街道)结合自身优势,纷纷加入食用菌种植的行列。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新区以“公司+源头制种基地+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利益联结机制,助群众走上致富路。
“我们充分利用恒大援建的1178个大棚,建设冬荪、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种植基地,以此增加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增收。”金海湖新区农村工作委员会产业办负责人张羽说,目前,全区种植食用菌1143亩,带动2729户农户增收。
(万飘阳 报道)
上一篇:金海湖新区:共建园区兴产业 铺就群众致富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