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第二季开播 关注丝绸之路多样文化
(记者 林春茵)来自福建永泰的李干,用盐、香料腌渍加工,漂洋过海,尤其风靡日本。福州传统小吃线面,细可穿针,嚼不粘牙,也是多少华侨华人心目里的家乡味。福建工夫茶之坦洋工夫与铁观音,更远销世界各地,香飘丝路,深受海外市场欢迎……
一部寻访海上、陆上丝绸之路传播海外或是带入国内的各种民间工艺的百集纪录片《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第二季日前在海峡卫视与哔哩哔哩联合开播,斩下不俗流量。
海峡卫视总监洪雷表示,该节目旨在关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多样文明,记录寻常百姓的坚守和民间工艺的传承流转,呈现宝贵的文化品格。
据知,第二季介绍的福建工艺包括了人文知识类的宁化木活字印刷术、福建木雕、惠安石雕与福州寿山石雕;绚烂工艺类的连城姑田造纸、建阳的建盏;日常生活类的宁德霍童剪刀;味觉盛宴类的永泰李干、霍童麦芽糖、福州线面、福建工夫茶之坦洋工夫与铁观音等。
在第二季开播仪式上,从事美术教育工作20年的陈招坦承,对纪录片中的“福州线面”民间工艺线面制作独有心得,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具有深厚的哺育作用。
福建省人工智能科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张航也与福鼎手工罗盘技艺第七代传承人吴庆梭共同呼应纪录片中“罗盘技艺”,主导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实践课。他认为,人工AI与罗盘制作做妙趣的结合与碰撞,可以让今天的人们领略到古代科技未来创新与开发的可能。(完)
上一篇:中国工业博物馆现状与发展方向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