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七旬老人专研黑砂陶三十余载 延续“土与火”的艺术
题:贵州七旬老人专研黑砂陶三十余载延续“土与火”的艺术
“30多年的时间里,我烧了上万次,烧制失败后砸烂的碎片已堆成山。”胡正德说道,终于在堆成山的碎片中找到了我要的黑砂陶。
已在雕刻界享有盛名的胡正德,从1988年开始就建起了一个烧窑,专门研究黑砂陶制作的工艺品。在胡正德工作室内,架子上、台子上、地上到处摆满了各式各样黑色的坛坛罐罐,有成品、半成品、废品。
此外,胡正德还把黑砂陶的古朴与现代美学相结合,在黑砂陶器具上雕刻古诗词和精美图案,一件件古朴、精美、耐高温、强度高的黑砂陶工艺品就诞生了,有餐具、炊具、酒具、茶具等。
“经过烟熏渗碳后的黑砂陶器具,其成分中有大量活性炭因子,具有很强的透气及保鲜功能。”胡正德说。
其实,黑砂陶的制作早已能用机器完成,但胡正德还是坚持半手工制作,当工人用机器提炼好陶泥后,他会亲自参与柔泥、拉坯、晒坯、雕刻、烧制、植物挂釉……一件黑砂陶成品需要经过近百道工序。
“手工制作的黑砂陶不仅触感更为细腻,而且手工艺赋予器具的古朴韵味是机器制作无法达到的。”胡正德说,黑砂陶发展潜力大,他会延续好这门“土与火”的艺术,直到生命结束。
胡正德改良的黑砂陶工艺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证书,并于2019年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上一篇: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意见 促进科幻电影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