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舞剧《骑兵》:草原骑兵精神走进新时代
题: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舞剧《骑兵》:草原骑兵精神走进新时代
该剧总导演、编剧何燕敏介绍,她的父亲是骑兵,在军区大院长大的她对骑兵有着深厚的感情。“历经10年的走访、查证、创作,我终于将骑兵精神‘带出’草原,走进新时代。”
记者了解到,《骑兵》是中国舞台艺术历史上首部以骑兵为题材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
已进入鲐背之年的老骑兵布音巴图对《骑兵》的观后感颇深,他说,内蒙古骑兵在创建新中国的过程和保卫祖国北疆的奋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骑兵乘马捍刀的英雄形象将鼓舞新时代人民奋勇向前。”
“90后”蒙古族青年舞者巴音达来是《骑兵》中蒙古马“尕腊”的扮演者,谈及参与该部舞剧的创作过程,他用不太流畅的汉语介绍:“因为有牧区生活的经历,我经常闭上眼睛去回忆生活中的马是什么样的?它们如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有一段时间入戏太深,感觉整个人的行为都有一点儿像马。”巴音达来腼腆地笑道。
对于《骑兵》里的70余位年轻舞者来说,这部舞剧带给他们最珍贵的是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从刚开始排舞剧大家都不了解骑兵,到现在通过我们自己的演绎,让每一位演员更深刻地了解骑兵精神,对英雄的崇拜和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也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生根发芽。”《骑兵》男主角朝鲁的扮演者、蒙古族青年舞者赵磊如是说。
上海歌舞团团长、第十二届舞蹈“荷花奖”评委陈飞华称,第十二届舞蹈“荷花奖”评委会在对参评作品进行评议时,一致认为《骑兵》是一部能够让人热血沸腾、充满民族情怀和民族特色的出色作品。
陈飞华表示,接下来,希望把《骑兵》和《永不消逝的电波》一并推到全国舞台,希望所到之地都能掀起一股内蒙古大草原的“和风”。(完)
上一篇:各界代表齐聚故宫博物院 共话紫禁城600年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