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05-19 11:39: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 应妮)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全新版本的“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上线,全部186万余件/套院藏文物目录实现了实时检索;“故宫名画记”绘画鉴赏栏目推荐的第一幅画即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五牛图》。在线将图片一点点放大,牛腿上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牛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甚至纸张上的纹理都清晰可见,满足了观众无缘得见真品的遗憾。

  《唐宫夜宴》中让人一眼千年的“唐宫小姐姐”,运用了5G、AR(增强现实)等最新技术,在二次创作、数字合成、融媒体传播等手段的创新下,以虚拟场景与真人演绎的有机交融将歌舞融入博物馆场景,让文物鲜活可感。妇好?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国宝也和唐俑一起“活”起来,“火”起来。

  另一方面,经历疫情之后,民众更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认识到生活有时也要有慢下来的时间与心情,来体会生命的意义和美好。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

  为因应民众这种生活态度的转变,2020年的中国博物馆举办了不少极具“烟火气”的展览,如开封博物馆的“宋代文物展”以北宋时期经典收藏来还原宋人雅致生活,让观众在流连中感受品味宋代的“美”和“雅”;湖南省博物馆策划的“宋朝人的慢生活镜像”,用香炉、香斗、香薰、香箸等切入宋代文人的日常,极致呈现了宋代审美意境;四川博物院的“食味人间——饮食文化展”从原始烹饪到饮食礼仪,从皇家风范到市井烟火,从宴乐之欢到诗意人生,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打卡。

  2021年4月8日,武汉解封一周年当天,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编钟音乐会,用曾侯乙编钟的复制件奏响时代新声,当悲慷的荆歌楚韵从二千多年前的乐器种流淌而出,与现场观众心绪交织,生命得以纪念,人心得到抚慰……

有颜有趣为博物馆的未来添彩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当下,最能吸引年轻人的大概就是好看、好玩。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今年春节期间在线上一次性上架1.2万个,不到5天已经售罄。14位活泼娇憨可爱的“唐朝少女”从《唐宫夜宴》中走出,带火了河南博物院。整个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的网络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0%以上。

  今年3月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六座祭祀坑后,三星堆博物馆颇受关注,吸引大量游客一睹“古蜀文明”的神秘面孔。数据显示,清明假期第一天,三星堆博物馆达到1.5万人的最大游客承载量,创下历史新高。

  就连博物馆饮食都是既好看又好吃。咖啡上的拉花、饮料杯上的花纹、卖得一手好萌的各种手办……眼花缭乱,剁手不止,钱包瘦身。

  这年头,没个文创雪糕都不好意思自称博物馆了。在这场雪糕大battle中,敦煌的莫高窟雪糕、三星堆博物馆的“面具冰激凌”,故宫博物院的神兽雪糕源自脊兽之一——狮子,中国国家博物馆自去年推出了击鼓说唱俑和青铜犀尊造型的雪糕后,更是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今年刚刚宣布陶鹰鼎雪糕来了!萌萌哒造型,真是一上线就被抢购,还当仁不让上了热搜。

国博陶鹰鼎文创雪糕 国家博物馆供图

  在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的“博物馆热”,擘画未来的博物馆。

  事实上,未来,已来!(完)

相关热词搜索: 博物馆 雪糕 博物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