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剧师叶邦煊:闽剧传承的幕后英雄

发布时间:2021-07-27 15:18: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 林玲)以福州方言为载体的闽剧,是闽江的“音符”。在漫长的时光里,奔腾的闽江记下了咿呀婉转的闽音,也留住了为闽剧传承而呕心沥血的先辈的身影。

为闽剧培养好苗子的“好伯乐”

  在叶武钦老人的家中,记者偶遇了叶武钦老人的学生——“福州方言八音”省级传承人施文铃。他对记者说,正因为叶邦煊先生的“痴”,才为闽剧培养出一批名角。

  叶武钦老人是施文铃的小学老师,从小就听叶武钦老人讲过他父亲的故事。在第44届世遗大会在福州举办的当下,施文铃还曾在福州三坊七巷开设讲座,讲述“善传奇”戏班以及叶邦煊先生的故事。

  施文铃表示,在那个时代,“善传奇”戏班堪称“明星工厂”。从那里走出来的郑奕奏、林芝芳、晋响亭等闽剧“大家”既能演戏又能写戏,既当导演又做演员,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长期活跃在舞台上,名垂闽剧史。

  “那时候的闽剧演员多不胜数,为什么只有郑奕奏、林芝芳等演员能够成名?那是因为,想要在一众演员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天赋与专业技巧外,还要拥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施文铃强调,“作为福州唯一一位驻班的剧师,叶邦煊先生不仅教导艺徒读懂剧本,还教他们诗词歌赋,为他们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所以,‘善传奇’戏班成为‘明星工厂’并非偶然,而是因为有叶邦煊先生的启蒙教育,才为闽剧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演员。”

叶邦煊创作的闽剧《孟丽君》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资料图)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供图

  听闻此言,叶武钦老人拿出了一份节目单递给记者。那是“隆重纪念闽剧表演艺术家林芝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专场演出晚会的节目单。在那个特别的日子里,叶武钦老人正是以林芝芳恩师叶邦煊之子的身份出席的。

  “林芝芳先生是位感念师恩的人,他曾和我说过,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艺徒到成为闽剧的导演,都离不开父亲的引荐与栽培。”叶武钦老人说,虽然父亲英年早逝,但他为闽剧留下了人才与希望。

  与其他的地方戏曲剧种一样,闽剧能够传承至今实属不易。“我想把父亲的故事留下来,把父亲对闽剧的热情传达给大家。”叶武钦老人轻轻拂过那本记载着他父亲作品的杂志复印本,“父亲与闽剧的这些事不能忘,属于我们福州人的闽剧更不能忘。”(完)

相关热词搜索: 闽剧 福州 父亲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