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金银花成脱贫“金钥匙”
题:甘肃通渭:金银花成脱贫“金钥匙”" src="//m.mooncyber.com/news/uploadfile/2020/0909/20200909030845529.jpg" title="甘肃通渭县李家店村扶贫车间,工作人员正在修剪金银花树苗。 于晶 摄" /> pictext"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甘肃通渭县李家店村扶贫车间,工作人员正在修剪金银花树苗。 于晶 摄
2013年,通渭县首次引进金银花27万株,在陇川镇新堡村、马营镇华川村等区域试验种植220亩。试验表明,金银花具有很强的抗寒耐旱力,病虫害少,成活率高,非常适合通渭气候、土壤条件。2016年,通过对不同海拔区域试种的金银花的产量、品质、效益等综合评估,通渭所产金银花绿原酸、木樨草苷含量高出国家药典标准1-2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2017年开始,短短四年间,金银花如雨后春笋,由试验田走向规模田,在通渭大地遍地开花,面积呈几何数增长,由试验的220亩扩增到目前的10万亩,实现了建设三大金银花产业园区的宏伟目标,全县参与种植金银花农户4.06万户12.2万人,其中覆盖贫困户1.93万户8.7万人、户均种植3亩以上金银花,户均年纯收入1.5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预计今年全县金银花鲜花总产量可达到2200万公斤、种植业产值可达4.4亿元。
李家店乡郭坪村村民张继刚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他家的日子因为种植金银花有了起色。张继刚说:“2017年我种了2亩金银花,卖了8000多元。看到效益,去年我又种了1.4亩,只要金银花年年有收入,日子就天天有盼头。”
据了解,金银花当年栽植即可见效,次年亩均产值达到3000元以上,第三年进入盛花期,亩均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从第四年起亩均产值可达1万元,可连续稳定增收20年。金银花,已成为通渭扶贫产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张“烫金”名片,也是甘肃中医药产业纵深发展的一枝新秀。
为此,通渭县开创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贫困户”一体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行“土地入股、租金保底、收益分红”“资产入股、价值保底、集体分红”“现金入股、本息保底、按股分红”三种模式,实现了“三产”深度融合、互促发展。
目前,通渭县金银种植面积达10.1万亩,鲜花产量750万公斤,实现种植业产值1.5亿元;2562户贫困户通过种植金银花实现了稳定脱贫,占当年减贫总户数的36%。(完)
上一篇:服贸会开启百场论坛 聚焦热点话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