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齐聚浙江舟山 共探区域能源贸易消费结算中心路径
16日,2020国际油气贸易与海事服务高峰论坛——世界油商大会专题会议在浙江舟山举行,期间举行以“区域能源贸易消费结算中心路径探索”为主题的平行论坛。" src="//m.mooncyber.com/news/uploadfile/2020/1018/20201018120034632.jpg" title="主旨演讲 范宇斌 摄" /> pictext"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主旨演讲 范宇斌 摄
其中,区域能源贸易消费结算中心是探索油气特色自贸港建设的重要途径。该中心立足浙江自贸试验区重点产业,突出贸易结算落地特点,集聚国内外能源企业,做大贸易结算规模。进一步发挥企业聚集效应,促进能源市场繁荣,服务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与长三角地区能源市场发展,依托能源结算中心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浙江自贸试验区能源贸易国际话语权。" src="//m.mooncyber.com/news/uploadfile/2020/1018/20201018120034629.jpg" title="嘉宾访谈——能源贸易与金融服务 范宇斌 摄" /> pictext"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嘉宾访谈——能源贸易与金融服务 范宇斌 摄
“今年以来,舟山外贸进出口、进口、出口增速一直领跑浙江全省,油气贸易成为拉动浙江外贸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浙江省商务厅总经济师、浙江省政府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朱军表示,建设区域能源贸易消费结算中心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决策,深入谋划“十四五”产业升级,积极探索油气特色自贸港建设的实际行动,也是当前形势下,克服疫情影响,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的重要举措。
舟山市商务局局长张捷介绍,到“十四五”末,将在舟山搭建浙江自贸试验区能源贸易消费结算中心“四梁八柱”主体结构,打造一个万亿级能源贸易消费结算中心,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2500亿元。增强中国在全球油气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形成油气资源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贸易体系,增强中国能源的安全保障能力。
以上海新片区金融创新和海南自贸港税制设计为例,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张?ヌ傅溃?虾P缕??淳?锰厍?芾恚?蛟焯厥饩?霉δ芮??俑坌缕????虾9?式鹑谥行脑谌嗣癖以诎妒谐〗ㄉ枞〉弥卮蟪删偷幕?∩希??徊娇?倬衬诒颈依氚妒谐〉摹靶绿斓亍薄:D献杂擅骋赘鬯爸瓢才旁蚓哂辛愎厮啊⒌退奥省⒓蛩爸频忍氐悖?秸呤导??槎哉憬?悦呈匝榍?ㄉ枨?蚰茉疵骋紫?呀崴阒行木?衅羰疽庖濉?/p>
在中国要素成本普遍性升高的大背景下,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监胡啸岳表示,通过“投资自由、贸易自由、金融自由、运输自由、人员流动自由、数据流动自由”为导向的改革,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制度性难题,为企业降低制度性成本,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中国营商环境最高地、营商综合成本相对最低地区。
谈及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展望及对舟山能源贸易发展的机遇思考,在胡啸岳看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底层逻辑”将发生转变。而自贸港之于“双循环”格局,就是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而舟山有条件探索建设中国第一个油气专业型自由贸易港。
“舟山具有极佳的地理区位优势,打造区域能源贸易消费结算中心,要关注品种发展、产业协同、期现结合以及国际参与。”一德期货公司总经理助理佘建跃说。
上海期货交易所大宗商品服务部总经理鲍建平建言浙江自贸试验区要打造油气一体化市场,建设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线上与线下互联互通的油气一体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据了解,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三年多来,中国人民银行围绕“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结合市场需求,大胆探索实践创新政策,推进油品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跨境使用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郭舒萍期待能够优先推动保税燃料油加注环节使用人民币结算;发挥扩区联动优势,推动油品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扩面增量;坚持市场驱动,继续推进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完)
上一篇:中央企业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近千亿元资金助力脱贫攻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