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预计201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
1月6日,乌当区委十届九次全会召开,擘画新的发展蓝图,开启新的征程。
时间是奋进者前行的刻度。回眸2019年,每一步,都精心布局、运筹帷幄;每一步,都审时度势、谋定后动;每一步,都蹄疾步稳、踏石留印。
一年来,乌当区委、区政府以开阔的视野、长远的眼光、有力的举措,为高质量发展察局驭势、落棋布子。预计201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371元、18768元,分别增长9%和10%……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对于乌当来说,2020年是奋力建设“美丽乌当·花园之城”的起步之年,是乌当赢得更加美好明天的新起点,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号角吹响,站在新起点,乌当区将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贵阳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机遇,奋力推进“三大攻坚行动计划”,积极融入东部产业新区建设,加快发展、追求卓越,全力打造城乡社会治理新样板、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乡村振兴新标杆,奋力打造“美丽乌当·花园之城”。
建设城乡社会治理新样板
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打造“三区一带”的开放发展格局,乌当区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经开区、贵阳综保区构成东部产业新区。
对于乌当来说,主动融入贵阳东部产业新区和北部产业带建设,既是时势所趋,更是发展方向。
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乌当区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乐湾国际一期、恒大·都会广场等项目基本建成,1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扎实推进,停车难问题有效缓解;综合交通体系优化提升,新添寨客运站全面建成,狮都路、贵黔路建成通车,新东二环、航天路立交快速推进,完成121条256.63公里“组组通”公路建设;生态安全屏障越筑越牢,完成植树造林15529亩,森林覆盖率达57.95%,保持全市第一,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如今的乌当,城市品质更高、城乡差距更小、生态环境更优、人文环境更好。
面对“民生”这份初心考卷,乌当区全面实施“百校攻坚”计划,中央民大附中贵阳学校、北衙学校启动建设,完成新建或改扩建教育项目29个,新增学校5所、学位1620个;全面实施“百院攻坚”计划,投资40.39亿元,新建成医院2家、新增床位650张;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开展技能创业培训110期5130人,发放各类就业补助2128.9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610人……一件件实事,增了民生福祉。
新起点上,乌当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部署,加强各领域、各方面环境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深化社会治理,建设城乡社会治理新样板。
构筑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
新乌当,新发展。产业升级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为乌当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黔国际总医院开业,贵州阜安心血管医院项目主体完工,贵阳中柔燕窝、威门药业颗粒剂生产线、贵州格致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建成投用……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标志着乌当区正加快打造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步伐。
引进大健康产业项目21个,投资总额57.55亿元,医药制造规模在全省保持领跑地位,全年大健康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大数据产业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大数据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53.47亿元;全年共接待游客22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8亿元,分别增长23.1%和33.4%……一组组数据,是乌当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有力佐证。
过去一年,乌当区聚焦调结构、促转型,稳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大健康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凸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为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蓝图,新未来。乌当区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平台支撑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动力体系和成果共享体系,共同组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版图,建设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以强劲发展支撑打造“美丽乌当·花园之城”。
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农村美不美,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乌当区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农文商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过去一年,乌当区深入推进“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开展新一轮“五个专项治理”,实现714户贫困户脱贫,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清零”;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56万亩,1072人顺利入住云锦尚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落实帮扶资金1130.12万元帮扶“一县三乡镇”,带动1.3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乡村振兴活力持续焕发。乌当区持续提升羊昌·花画小镇“镇园一体”品质,引进6家企业入驻园区;“原味小镇·醉美偏坡”完成景区大门、同心广场等13个项目建设;宝能国际文化健康城落地建设;新堡、水田等5个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八大工程”有序推进,完成4个富美乡村示范点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优了产业、引了人才、兴了文化、美了生态、强了基础。
新时代,新征程。乌当区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高端乡村旅游产业,增强乡村旅游魅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建设“诗画田园、乡愁乌当”。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
上一篇:2025年贵州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5%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