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深全埋式水厂六广门再生水厂:把污水应收尽收
六广门再生水厂于今年6月30日投运,不仅为贵阳市深度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土地开启先河、提供借鉴,也为全国城市污水厂提标扩能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近日,记者来到六广门再生水厂进行探访。
顺着工地道路下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平整的地面。沿楼梯下行来到六广门再生水厂时,化验员周江敏正在进行水体取样。自今年6月30日投运以来,这样的水体取样工作已经常态化。周江敏说,水体取样工作每2小时进行1次,全天取样12个。其中,12个出水、12个进水,通过相关专项数据的比对,及时调整工艺。
据介绍,每天有12万吨城市污水从贯城河截污沟经引水隧道进入这里,从预处理开始,经过层层处理,污水达标后返补贯城河,最终流入南明河。其中,MBR膜池区是六广门再生水厂的核心处理工艺段,这里可以做到有效截流污染物和细菌,让出水稳定达标。
六广门再生水厂采用MBR核心处理工艺,对周边片区的污水应收尽收,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同时,六广门再生水厂从设计规划之初,就将“资源化、能源化、生态化”理念贯穿始终,采用多种节能设备和循环经济理念,成为贵阳再生水厂领域的首批绿色工厂项目。
“污水经过处理后不仅返补贯城河,而且可实现20%的中水回用,可供地上的体育综合体使用。”六广门再生水厂负责人李文宇说,六广门再生水厂建设了污水源热泵系统,可通过尾水给上部城市综合体供冷或供暖,节约能源。
此外,六广门再生水厂正在打造智慧水务大数据平台,采用数字化传感器,实时采集进出水质数据,设置有精确控制曝气系统、自动投加药剂系统、厂内空气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运行。六广门再生水厂采取就地、分布式的建设模式,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把水用管道、隧道引到下游,造成沿路的二次污染。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汤利
相关热词搜索: 六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