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深化扶贫协作 彰显检察担当

发布时间:2020-10-12 10:11:08 来源:六盘水日报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走进水城县杨梅乡白牛小学,远远就能听到教室里传来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这悦耳的读书声里,传出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

  然而身处大山深处的白牛小学,自1953年建校以来,教育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甚至连校徽校服都没有。

  帮扶的六盘水市检察院在得知白牛小学的困难后,积极与大连西可建材有限公司沟通联系,动员该公司为白牛小学设计了校徽、校服。同时,还为白牛小学建设学校图书室,并配置了图书500余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爱心之窗”。

  今年5月27日,六盘水市检察院协同大连西可建材有限公司将一件件凝聚了山海两地爱心的校服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从此,白牛小学的孩子们拥有了自己的校徽、校服。

  “捐赠的校徽、校服,对于我们学校而言意义重大,它不仅让学校建设更加规范了,而且在穿上校服后,学生们的精神面貌都好了很多,让他们有了归属感和自豪感。”白牛小学校长李淑感激地说。

  在助力白牛村教育发展的同时,市检察院还着重提升该村的人居环境。据水城县杨梅乡白牛村委会主任石树丙介绍,市检察院为白牛村协调了10万元资金用于开展“小康菜园”建设,美化人居环境,还积极对接周边企业工厂,帮组解决36户村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现在的白牛村,一眼望去,村容整洁、家园静美、菜园星落,闲暇之余,村民齐聚棚架之下怡然自乐,一幕幕静美牧歌式的美丽乡村画景徐徐铺开,景随人愿的生活乐园已然到来。

  和白牛村一样,钟山区青林乡灰依村也得到了市检察院的大力支持。灰依村贫困户张开义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居住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长期存在。市检察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大连市检察院的帮助,联系大连银东化工有限公司党员自发筹集资金5000元,购买了6台洗衣机和电饭煲、床上用品等生活物资捐赠给张开义等7户贫困户,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把扶贫工作当作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聚力聚焦脱贫攻坚。252名检察人员与663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将驻村轮战领导干部扩充至四级高级检察官以上领导干部,选派55人次分批驻村轮战,进村入户走访12000余人次,37名检察人员扎根扶贫第一线开展驻村帮扶,向贫困人口发放司法救助金37.3万元,协调投入231.505万元款物助力帮扶村(居)打赢脱贫攻坚战。

  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市检察院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巧借东西部扶贫协作人才交流的东风,积极与大连市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沟通协调,有效联络大连一批爱心企业捐款捐物42万余元,用于对口帮扶的部分村(居)“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建设、教育脱贫、贫困地区办公及贫困户生活条件改善等取得良好成效。

  真心帮扶,情深意浓。全市检察机关将带着责任,乘风破浪,持续倾注扶贫路上的检察情。

  (本报记者 唐平 实习生 高全)

相关热词搜索: 检察院 校服 贫困户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