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新建成一批革命老区标志建筑

黔东南新闻网讯 近日,黄平县又一批以红色文化宣传为主的政协委员提案建筑工程又陆续竣工,并通过验收和交付使用。
黄平县是2016年10月12日被贵州省委补划为革命老区的4个县市之一。1934年10月至1935年11月,红军长征先后4次经过和转战黄平,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点燃了各族群众起来斗争的希望。
为铭记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黄平期间的这段光辉历史,该县政协委员杨通忠、吴涛等曾在政协会议上撰写呼吁加强和打造黄平县红色文化宣传的提案后,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18年年底开始,该县充分运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革命老区的资金,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对新发现的10余所散葬于民间或深山里的红军无名烈士墓进行修缮,同时还投入70余万元分别在新州、旧州、重安和谷陇4个乡镇修建了4座各占地面积为30平方米的革命老区标志性建筑。
这些红色建筑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做基础,旗面的材质全部以热镀锌板和防锈材料精制而成。整座建筑高8.1米,代表我军的“八一”节日;顶上的两面红军军旗宽为9.3米,代表我国的烈士纪念日。旗柱下分别镶嵌有红军4次经过和转战黄平县的文字介绍和在县内的长征地图。这批新的革命老区标志性建筑的竣工,又为该县的红色文化旅游新增了一道庄重而亮丽的风景。
(廖尚刚)
上一篇:黔东南州人大代表彭朝斌:履行代表职责 带领群众脱贫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