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不靠 一位单亲妈妈双手撑起一个家
生于1970年的杨妹竹,不仅坚强而且还很善良。自从与丈夫吴正忠结婚后,就一直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无论是管理山林、耕耘农田,还是培养子女读书,她都尽心尽力地坚持,全心全意地支持,不遗余力地拥持,展示着一名70年代农村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019年1月18日,噩耗传来,杨妹竹的丈夫吴正忠因患肠硬阻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失去了色彩。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杨妹竹措手不及,因为对于她来说原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沉重的打击令其终日以泪洗面,留给她的不仅仅是悲痛,更是一负沉甸甸的担子。
杨妹竹一共生育了5个子女。长子吴方文2011年至2013年在湖南耒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团服役,现已退役结婚成家。长女吴运书已经出嫁。次子吴方武在贵州大学林学系念书尚未毕业。次女吴彦在湖南衡阳理工职业学院就读。三女吴冬在黎平县第四民族中学就读。丈夫去世后,三个子女的上学与生活重担就全部压在了杨妹竹一个人的身上。
从没进过学校的杨妹竹,面对子女高额的生活费用,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供养子女读书,她每天起早贪黑,为家庭的生计奔波忙碌;强忍痛苦,默默地用柔弱的肩膀独自撑起一个家。家庭顶梁柱没了,子女上学生活来源怎么找?她陷入了沉思。难道眼前的困难她就这样消沉下去吗?不,她要靠自己的努力摆脱一切困难。在苦苦的思索中,望着高高的大山,望着窗前的雨雾,她坚定了信心找到了答案。勤劳勇敢的她,眼睁睁地看着家庭的落魄,经过痛定思痛后却并没有难过,反而坚强起来。她依托林地资源,积极申报造林项目,发展林业经济,攻克家庭时艰。2019年春,丈夫刚刚去世,在申报造林项目成功后,她化悲痛为力量,同时为抢抓季节,趁子女尚未开学之机,她带领子女风里来雨里去上山植树造林,以此通过获得国家的造林补助来解决家庭及子女的一些用度。那一年,她共造了150亩的杉树林,按照国家造林补助标准计算,她共获得国家造林补偿30000余元。
三个子女入学,丈夫不幸辞世,杨妹竹目前却没有欠下任何债务。她靠什么呢?她靠的是她玩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2019年春季造林结束后,她立即联系侄子吴方志,日夜兼程奔赴湖南长沙,毅然做起了钢筋工,由于她勤恳做事,诚实劳作,业主对她十分赏识,每月付其工资达4000余元。手捧着4000余元的月薪,杨妹竹喜出望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因为在她的心中,子女读书又有了新的希望。
“杨妹竹务农一辈子,她深知文化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子女的教育,她总是乐呵呵地说‘再难也要供子女上学’。”九潮镇宝寨村五组保洁员陆勇说道。
面对困难,杨妹竹自力更生、一手操持,用辛勤的双手将苦日子过成“甜段子”。杨妹竹是宝寨村的贫困户,目睹她家的境况,宝寨村两委及杨妹竹所在的村民小组为助其度过难关,同意评议其为低保对象,助其“跨沟过坎”。可是,善良的她,知道这个事情后,却说我的困难是暂时的,现在我的子女读书还有国家助学贷款、教育扶贫和国家助学金,等到子女们毕业了一切就过去了,我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比我更困难的家庭。宝寨村两委考虑到杨妹竹家庭的实际困难,在村组评议通过后,仍然将其列为民政兜底对象报送九潮镇政府。
“杨妹竹家所在的地方是宝寨村的一个村民小组,九潮镇最偏远的一个自然寨,海拔1000米气候比较寒冷,农作物产量也比较低。面对这些自然地理条件,杨妹竹极力思变,叮嘱子女努力学习,力求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现在她的次子正在贵州大学读大三,次女在湖南衡阳理工职业学院读大三,三女在黎平四中读高三,这三个孩子的执着与这个母亲的‘鼓励’‘毅力’‘坚持’有着直接的关联。”宝寨村民委员会副主任胡必志说道。
杨妹竹十分珍惜土地资源。哪怕在她的田?Y中有一丁点零星空地,她都要“见缝插针”,从不轻易闲置,力争把有限的资源变成无限的资产,力争把有限的土地开发出“无限的价值”。如今,正值疫情关键时期,杨妹竹外出务工之前,她放心不下她的新造林地,每天坚持带着他的子女冒着寒风细雨上山抚育锄草,以促进林木茁壮成长,助其快速走上致富的道路。(吴志培)
上一篇:疫情防控不放松 业务工作齐推进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