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天柱县:搬迁点培养千余职业农
近年来,天柱县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打造百香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点燃助农增收“新引擎”。
连日来,天柱县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党员干部、农耕劳务队及群众5000余人抢抓时节,不误时光,拉开全县百香果种植的序幕。
在蓝田镇黄家村,30余名群众正在打穴、施肥,为百香果苗移栽做足准备。“务工每天可以挣80元工资,离家又近,方便照顾小孩。”村民杨小音一边说,一边熟练地给即将下苗的土地松土。
蓝田村农户蒲德标高兴地说:“家里有5亩地,全部流转给村合作社,每亩年租金600元,一年可增收3000元,每天还可以来基地务工,不出村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好!”
为解决农户收入渠道单一,天柱县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周边群众务工等一系列措施,让农户拥有“双重”收入,其中,土地流转增收350万元,劳务收入可达550余万元,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同时,该县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融入到百香果产业发展中,以“党组织带动、贫困户参与”模式,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组建农耕劳务队,借助培训机构、农技专家师资力量开展技术培训,从耕种准备到种植流程,从规范操作到田间管理,培养出一支1000余人的职业农民队伍,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持续增收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搬进‘商品房’,成了产业技术工人,政府把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考虑周到了。”随农耕劳务队来到凤城街道润松大坝务工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彭晚姣感激地说。
今年,天柱县规划百香果种植5500亩,重点打造“天-白线”“天-瓮线”和清水江沿线百香果产业带,截至目前,已落实种植主体36个,完成土地流转4000余亩,订购中大苗3700余亩,完成移栽664亩,棚架搭设完成465亩。覆盖11个乡镇(街道),带动贫困户1900余户6500人以上,产值预计5500万元,百香果已成为天柱群众脱贫增收的“致富果”。
(记者 潘德玉 班荣华)
上一篇:黔东南州三穗县:强化农特产品电商平台建设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