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凯里市:垃圾分类共创文明城市

发布时间:2020-07-10 16:27:48 来源:黔东南日报

  “垃圾分类刚开始,挺头疼的,不知道怎么扔垃圾,现在渐渐习惯了。”凯里小区居民王女士说起自己实施垃圾分类的“故事”,不由得笑了笑。

  近年来,凯里市开展垃圾分类、改善城乡环境、整治背街小巷……全市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主动参与,正是这份辛勤的付出让凯里的环境更美丽、市民生活更舒心,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去年,凯里市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出台了《凯里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凯里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等方案,将生活垃圾“四分类”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到2020年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80%,可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全市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及分类处置的管理和运行体系。

  一年来,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垃圾分类成为凯里市民的自觉行动,还是城市环境治理的生动剪影。

  垃圾分类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维系着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垃圾分类给凯里的面貌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凯里市在城区主次干道、公共区域等设置垃圾分类投放双桶果皮箱2660余个,下沉式(地埋式)垃圾分类环保果皮箱1347个;在城区各小区、院落、单位等安装旧衣物回收箱及垃圾分类收集桶1850个;在全市172个行政村(居委会)、1246个自然寨摆放封闭式垃圾分类箱2092个,并用颜色标明收集可回收垃圾箱体和不可回收垃圾箱体,让群众按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分类投放。

  今年,凯里市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力度,并将垃圾分类与全市“创文”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垃圾分类,让市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分类在指尖,文明在心间。为切实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凯里市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工作人员通过发传单等多种宣传方式,让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创建文明凯里,打造幸福之城,给全市人民营造一个干净、温馨、优美、环保的生产生活环境。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行走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公共区域,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投放双桶果皮箱,不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利用,还让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吴女士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办公楼垃圾分类没实施前,一到夏天味道特别重,而且蚊虫又多,现在实施垃圾分类了,到处都干干净净,丢垃圾让我们生活有满满的幸福感!”

  垃圾分类、城乡联动……凯里市还奋力拓宽农村环境治理新路子。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选取三棵树镇南花村老鸦寨和大风洞镇都蓬村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

  据了解,三棵树镇南花村老鸦寨采购安装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塑料垃圾桶400个,配备专用垃圾车1辆,并建立了“垃圾银行”1家,村民自主分拣并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拿到“垃圾银行”兑换相等价值的生活用品或生产物资,“垃圾银行”不仅变废为宝,让环境更加整洁,还成为村庄文明新风尚。

  大风洞镇都蓬村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日处理垃圾能力4吨,并制定《都蓬村垃圾分类倡议书》《都蓬村垃圾分类实施细则》《都蓬村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奖励细则》等制度,引导和鼓励村民践行垃圾分类,扮靓乡村。

  如今,凯里市努力冲刺2020年“创文”攻坚工作,让凯里成为一座实至名归的文明之城。垃圾不乱扔、马路不乱穿、车辆不乱停、餐食不浪费、言语不喧哗……一声声问候、一张张笑脸,为“苗侗明珠·山水凯里”增添文明底色,绘就靓丽的风景线。

龙文芳

相关热词搜索: 垃圾 凯里市 凯里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