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从镇:强化党建引领,产业托起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08-25 15:38:00 来源:贵州网
  产业兴、百姓富。永从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坝区产业、林下经济产业、中药材产业和生态畜禽等产业,通过建强基层党建,推进“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党员带头干,立足增收找门路。永从镇九龙村支书吴丕和,是退伍军人,2011年带领广大村民大力发展钩藤产业,创建了永从镇钩藤产业示范点—九龙钩藤农民专业合作社,彰显了退伍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奋斗精神。在九龙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采取集体资源入股分红的方式,示范建设钩藤基地面积达1840亩,并引进1条钩藤加工生产线,每年可加工干钩藤80吨,解决当地剩余劳力就业120人,年产值2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村寨其他农户发展钩藤产业,使该镇钩藤种植面积达15000余亩,成为永从镇最具规模、家家户户增收的种植产业。“钩藤成熟后,加工厂每天有几十个村民在基地日夜间剪钩藤,一干就是3个月,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支部引领干,谋划产业新路子。在六冲村流传着一句话,“群众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六冲村是永从镇四个贫困村之一,全村10个村民小组,有359户1526人,贫困户129户489人,2018年实现全村脱贫出列。近年来,该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立足于本地交通、水源、灌溉等自然资源优势,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把产业作为群众实现持续增收,脱贫拔穷根之举,积极为群众致富谋发展、找出路,大力打造坝区“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示范点,建成“稻+鱼+鸭”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面积180亩,其中“鱼+鸭”综合养殖示范60亩,“稻+鱼+鸭”综合种养示范120亩,带动农户9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

  选准产业干,共奔致富快车道。发展产业是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之路。永从镇上寨村利用村民喜好养猪,拥有丰富养殖经验和山区交通便利、排污排水条件好等优势,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养殖大户做示范等方式推进该村产业发展工作,通过加盟黎平县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养猪扶贫项目,建成标准化养殖生猪小区1个,年出栏生猪4680头,年产值405万元。为提升产业发展成功率,增强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积极性,该村通过产业扶贫发展规划,由村组干、党员干部率先尝试,逐步探索出一条“支部引领、党员带动、产业铺路”的发展路子,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明显。2019年利益联结的28户贫困户每户分到1000元。今年7月,分红来自全镇10个村的91户227贫困户每户分到640元。

  企业带头干,拓宽群众致富路。为抢抓林下经济新机遇,永从镇顿洞村党支部积极探索致富门路,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将自然资源劣势转化为优势,在石头山上种起了“金”药材,并联合隔壁管团村支部,建成石斛种植基地1100余亩,生产线1条,覆盖贫困户503户1124人,近几年来,该产业进行多次分红,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100余人,月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发放务工工资280余万元,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使石斛产业成为全镇最具亮点、最有影响力的林下经济创新发展模式。

  自脱贫攻坚以来,永从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党建+扶贫”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支部引领下,积极谋划产业点、铺就产业路、巧落产业棋,形成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合作社,村村贫困户有分红,户户群众有增收门路的产业新气象,撑起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路,“一村一品”释放发展增收活力,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稳步推进。(永从镇 龙滔)

相关热词搜索: 永从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