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六举措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发布时间:2020-11-01 19:11:20 来源:黔东南州政府办公室

一充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一是充分调动贫困农户在扶贫开发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贫困户树立谋发展、想发展的信心和信念。二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让贫困户成为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的劳动者,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三是切实关注贫困户“精神贫困”问题,引导贫困人口树立独立的市场主体意识、竞争意识。

二持续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围绕“12大特色产业”定位,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重点发展蔬菜、水果、生态家禽、中药材等主导产业,花卉、油茶、竹子、食用菌等后续产业,巩固提升稻田养鱼、烤烟、生猪、牛羊等传统产业,达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基本建成,产业扶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的要求。

三建设一批绿色农产品基地。以麻江县国家级农业园区为核心,带动丹寨、凯里、黄平等区域化发展蓝莓产业,实现县域经济融合并进;以剑河为中心带动黎平、台江、黄平、从江等区域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仿野生食用菌示范栽种;在镇远、黄平、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等畜禽养殖适宜区建立三穗鸭、肉牛、林下鸡等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在施秉、黄平等6个中药材重点县集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规范,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升优良种子种苗供应能力。

四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力度,支持鼓励经营主体达标升级,探索培育联产业“十户一体”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专业合作社,使新型经营主体充分释放活力,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注入活力。

五强化科技抓实技能培训。以培训项目为依托,狠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科技培训等培训,大力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为推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储备人才资源。

六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强化资本引进,推动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市场化;大力发展仓储运输、冷链物流,逐步形成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打造农产品区域和优势品牌;做好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全员收益文章,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相关热词搜索: 产业 贫困户 农业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