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平塘:150万斤茭白整装销往江浙沪
近日,黔南州平塘县平舟镇京舟坝区500亩茭白陆续进入采摘期,工人们正采摘、打包送往江苏、浙江、上海等蔬菜市场销售。
在平塘县平舟镇京舟坝茭白基地,只见成片茭白种植田里头戴遮阳帽、身着防水裤的群众托着箩筐、拿着镰刀,穿梭在田里采摘茭白。正在收割茭白的务工人员刘仁晴是附近的群众,她家的两亩田都流转给了基地种植茭白,这几天茭白成熟了,早上还不到七点她就下田干活。她告诉记者,从茭白开始在平舟镇种植,她就一直在基地里务工,一天有几十块的收入,还有土地流转费,月月都有工资进账,着实让她感到踏实和欣慰。

据悉,茭白基地采取的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由平塘县天之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项目资金投入、经营管理和市场销售。基地通过合作社以每亩1000元向附近农户流转土地,同时,群众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实现土地流转费和务工收入双向收益。
“现在收茭白了,就来这里务工,一天90块,离家近,还可以照看家,这个产业在这里发展,对我们老百姓来讲,还是比较好的。”京舟坝茭白基地务工群众石顺香乐呵呵地说。

茭白产业是长期产业,短期见效、周期长,当年种当年见效,产品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作为平舟镇主打产业“绝代双骄”之一,茭白产业示范基地总投资632万元,共种植茭白500亩,年产茭白300万斤,预计年产值900万元。
“我们基地亩产在2500到3800斤,第一批产值在120万至140万之间。批发出去3块多一斤,主要销往上海、江浙一带,销路是真正的不愁。”京舟坝茭白基地负责人石军飞说。
京舟坝茭白基地真正实现了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群众利益、社会效益四者的有机统一,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巩固脱贫成效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好基地的资源,增加基地收益,基地还创新实施“茭白+”模式,通过在茭白基地养鸭增加亩产收益。目前,基地共投放鸭苗7000羽,预计可增收49万元。下一步,平舟镇还计划探索“茭白+养虾”、“茭白+青储饲料”等方式开发利用好茭白基地资源。
(记者 石芳 邓丕丽 王武芳摄影报道)
上一篇:贵定德新镇:杨梅尝鲜正当时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