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广跃国:白芨花开 致富有望

发布时间:2020-01-13 15:36:11 来源:黔西南日报

  勇于攻坚克难是军人的本色,在晴隆县鸡场镇杨家坪村,有那么一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在脱贫攻坚创业致富的新战场上继续勇当先锋,他就是广跃国。

  近日,在杨家坪村的白芨种植地里,退伍军人广跃国正在带领村民们在白芨地里除草,并给他们讲解白芨种植管理技术,再过1年,这些白芨就可以挖去卖了。

  今年58岁的广跃国是杨家坪村小田坝组人,1978年12月应征入伍,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并在战斗中受到3次嘉奖,1983年10月光荣退伍。2003年7月起担任杨家坪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2016年,广跃国在多次走访共商后,深切认识到要想让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就只有发展产业,利用发展产业项目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广跃国告诉记者:“我们通过看央视农业频道,发现白芨发展前景比较好,价格比较贵,所以我们成立了合作社来发展这个产业。”

  白芨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可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色等,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或庭院一角,市场前景广阔。

  说干就干,2016年5月,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了解到白芨在中药材里的市场环境,学习了白芨的种植技术后,广跃国在杨家坪村正式成立晴隆县国成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白芨种植项目,发动13户村民种植白芨,并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

  “我按市场价50块钱1斤卖。挖400斤,我可卖得2万块钱。如果市场价卖不出去,我卖给他们保底40块钱1斤,也要得1.6万元,比种其他的品种划算。”村民范顺会笑着说。

  目前,晴隆县国成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白芨产业已投资30余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8万元,白芨种苗投资12万元,建成了面积25亩的白芨种植及育苗基地。

  鸡场镇政府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向合作社以每株2元的价格购买26000株白芨苗分发给13户贫困户种植,与合作社签订保底价回收合同,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预计两年后,每户贫困户可收入12万元。合作社还为贫困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劳动技能培训,现已在合作社内部解决了2位贫困人口的固定就业问题,他们月工资为1800元。目前合作社的白芨种植规模及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覆盖面还在继续扩大中。

  下一步,广跃国还想继续发展壮大白芨种植,带动更多村民参与。

  “作为一名军人,要保持部队精神,退伍不褪色。就像习总书记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的4个子女,两个走上了工作岗位,我自己的日子虽然过得好了,但也要把周边的村民带动起来。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广跃国黑里透红的脸庞上写着坚毅和自信。

  临近采访结束,广跃国诚邀记者:“到3月份,白芨花盛开,一片一片的,十分好看,欢迎你们到时来观赏。”

  白芨花开出的不仅是怡人的春色,更承载着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相关热词搜索: 白芨 贫困户 合作社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