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万峰生态鱼跃上“重庆餐桌 ”

发布时间:2020-06-14 16:36:59 来源:黔西南日报

  “我宣布,万峰生态鱼进军重庆市场,现在出发。”6月10日下午,随着州政府副州长李淞一声令下,满载万峰生态鱼的货车从兴义万峰湖出发。次日清晨,经过约10小时的运输,货车驶入重庆三亚湾水产市场,首批20吨品质好、价格优的万峰生态鱼通过渝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将丰富重庆市民的餐桌。

  6月的黔西南,万峰吐绿,繁花似锦,碧波荡漾的万峰湖畔鱼欢人乐。6月9日至10日上午,前来参加2020渝黔合作·“渔+”行动洽谈会的重庆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们先后走进义龙新区、兴义市,参观考察“稻渔”综合种养、鲟鱼流水养殖、库湾养殖等项目,共商渝黔合作,共话生态渔业发展,共谋“渔+”行动新篇。

  在义龙新区龙广镇稻渔循环共养示范基地,小龙虾吸引了不少嘉宾的眼球。通过稻虾共养模式养殖的小龙虾肉质饱满、色泽红亮、腹底清洁。“这里小龙虾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方法很符合我们公司倡导的绿色环保健康要求,我们将考虑推荐给重庆消费者。”重庆弘道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何建华看后说道。

  好水出好鱼。依托宽阔水域,发展人放天养生态渔业产业,万峰湖实现了“零网箱养殖生态鱼”渔业发展目标,形成了“全域无网箱、全域生态鱼”的渔业发展模式。考察中,重庆市海极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明表示,万峰湖水质优良,养殖出来的鱼味道鲜美,重庆的市场需求量很大,相信万峰湖的生态鱼一定会受到重庆消费者的喜爱。

  短短一天半的考察,让参会的嘉宾对黔西南州积极探索渔业发展、促进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之路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给予肯定。

  6月10日下午,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与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签署《渝黔合作“渔+”行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开展生态渔业产品、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促进黔西南州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丰富重庆人民的餐桌菜品,同时向重庆人民推介黔西南州优良的避暑、康养、旅游资源。

  根据协议,双方计划合作推动建立两地产销市场合作机制,推动建立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作机制,推动建立渔旅和康养业发展合作机制,推动两地会展、赛事协作发展,深化两地商贸流通业交流合作,共谋生态环境、生态农产品的推介发展。

  一系列消费扶贫的政策红利得到释放。重庆方推动支持黔西南州万峰生态鱼进入重庆市场,设立直营店、展示中心等销售窗口,鼓励与重庆市水产商业协会、烹饪协会、火锅协会、壁山区餐饮协会、重百股份、盒马生鲜、永辉超市、顺水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签订产销协议、定点养殖协议等,黔西南州每年向重庆市场销售优质生态鱼1万吨以上;支持黔西南州企业在重庆设立1至2个以万峰生态鱼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直销店、直营店(专区)或产品展示中心等销售窗口;推动支持黔西南州薏仁米、小黄牛、食用菌等农产品进入重庆餐饮市场,将一些规模生产地纳入重庆市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并挂牌定单生产。

  兴义市鑫祥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市规模最大的鲟鱼流水养殖基地,年产量约300吨,年产值800万元。作为此次洽谈会授牌的6家定点养殖基地之一,合作社负责人陈婧满怀欣喜。“合作社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带动30余户贫困户脱贫。现在销售又拓宽了渠道,好鱼不愁销。”陈婧表示,合作社将充分利用渝黔合作搭建的平台,扩大养殖规模,达到年产量800吨、年产值1500万元的目标,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增收。

  作为州渔业协会首任“掌门人”、会长徐廷焕感慨道:“渝黔合作‘渔+’行动开启了黔西南水产人干事创业的新梦想。”并表示将全力整合渔业资源供应重庆市场,保证产量不断档、品质不掉链。

  正如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彭和良所说,重庆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重庆人对鱼类餐饮情有独钟,顺水鱼、来凤鱼等消费品牌应运而生,为水产渔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推动黔西南州万峰生态鱼为重点的生态环保、绿色有机农特产品进入重庆,对满足重庆市民高品质生活、带动黔西南州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渔为媒,生态共享。渝黔两地联手打造万峰生态鱼产业链,实施“渔+”行动,架起连心桥、友谊桥、发展桥,携手合作,协作发展,以生态产业助力群众脱贫增收,消费扶贫“渔+”路宽。

相关热词搜索: 重庆 生态 渔业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