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江口实施“三红工程”提升教育系统党建质量
2019年以来,江口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教育系统实施了“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校园党建“三红工程”,着力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有效提升了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质量。
筑“红色堡垒”,让组织更强
筑堡垒龙头。按照教师威信高、党性观念强、组织能力强、育人能力强、廉洁从教意识强“一高四强”标准,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全县28个学校(园)党组织实现书记、校(园)长“一肩挑”,有效解决了过去学校校长只抓业务工作,不抓党建工作的问题。发挥党组织书记龙头作用,带头抓阵地建设,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10个;带头抓学习教育,先后在28个基层党支部开展学习考试,参与党员664人次,合格率97%。
筑堡垒机制。建立健全学校重大事项党组织集体研究前置制度,把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学校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强化了学校党的领导。建立“三向培养双带”机制,坚持把教学管理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把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学校管理干部,党组织班子成员带党员教师、党员教师带青年教师,形成一人帮一人、层层传帮带的党员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发展22名优秀学科带头人入党,双带280名青年教师。
筑堡垒文化。按照“一支部一特色”的创建思路,结合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校园党建文化建设,先后形成了江口中学“一心四度”“五个初心”、县第三中学“五讲五用”、淮阳中学“红色引擎”、县第四中学“五能五做”、县职校“五争五强”等特色经验做法,被中央和省、市各级媒体广泛关注,有效提升了校园党建“三红工程”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营造了学校党建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树“红烛先锋”,让党员更优
育“红烛先锋”。按照“四有三者”好教师要求,以“推门听课”“有效课堂”“同课异构”等比赛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课程、课堂、学生”三项研究,大力实施“青年教师素养提升”和“课堂教学素养提升”工程,系统开展青教素养大赛、教师业务考试,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研究、实践,在教育教研改革实践中争做“红烛先锋”、发扬红烛精神。2019年,开展各类“红烛先锋”教研比赛、教研活动32场,参与教师320人次,选树“红烛先锋”210人。
展红烛风采。充分发扬“红烛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管理和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认真践行党员教师的初心使命,展示红烛风采。县第四中学建立了留守儿童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党员教师争做“爱心妈妈”“爱心爸爸”;民和中学结合“千师百校万访”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利用周末假期,深入开展党的政策宣讲和控辍保学工作;闵孝中学党支部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立“爱心基金”,关爱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帮助解决问题困难。
讲红烛故事。利用教师节重要节点,对全县教育系统选树的优秀班主任、县级师德标兵、优秀山村教师等166名“红烛先锋”进行表彰,并积极推广宣传红烛故事。在“江口县教育微报”微信公众号开设“红烛先锋风采”专栏,定期展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等红烛故事,营造人人学习先锋、人人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引导教育工作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引“红心向党”,让党旗更红
抓思政根本。开设“初心课堂”,把加强学生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共青团、少先队、思想政治课教师5支思政课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配备、培养、考核和激励体系,加大思政课教研力度,2019年开展思政同课异构比赛11场,98位教师参与教研比赛;全县教育系统28名党组织书记、校长走进课堂带头上思政课56场,不断夯实“红心向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抓保学基础。把全力打好“控辍保学”攻坚战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认真落实江口县控辍保学县长、镇长、村长,局长、校长、师长、家长“七长”制,采取专题部署、专班督战、专项研判、专人包保、专场宣传5项举措,确保控辍保学攻坚战取得实效。新建成县第五中学和县第三幼儿园,提供学位2370个,2019年秋季分别招生1259人和340人,保障了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就学需求。
抓活动育人。开展“我与国旗合影”“红色阅读”“观看红色影片”“同祭英雄魂·共铸中华梦”等“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县师生铭记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怀,珍惜幸福生活。同时,结合巩固创国卫工作,将课堂搬到街上,开展“小手拉大手·创国卫·我参与——学生及家长亲子环保活动”,让师生参与车辆疏导、卫生保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
(王勇平)
上一篇:铜仁市江口县35名“兵支书”脱贫战场显身手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