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务求打法精准推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01-13 15:14:35 来源:印江县政府办公室

  今年来,印江自治县围绕确保按时打赢的目标,紧扣“七个极”总要求,按照“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则和“76554”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措施,调整战术打法,务求脱贫攻坚打法精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效。

精准施策产业扶贫。该县重点围绕“2+N”特色优势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按照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理念和三产融合发展要求,精准选定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扶贫主导产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优先选择一批见效快、效益好、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作为扶贫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充分利用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做强示范坝区、做优标准坝区、带动普通坝区,以市场为导向,快速占领本地市场,积极拓展省内大中城市消费市场。因地制宜完善和发展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的多种组织方式,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股权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积极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激励更多农户参与扶贫产业发展,形成抱团发展格局。充分调动和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把支部建在产业基地、建在专业合作社,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用好用实用活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惠农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培育和引进更多优强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非农企业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实现“村社合一”的合作社全面进入实质性的生产经营,按照“精准甄别、分类处置”原则,依法对“空壳社”“僵尸社”进行清理,切实保护合作社及成员合法权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销对接工作,大幅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构建各级“平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销售渠道,坚持和完善“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统筹学校、医院、超市、农贸市场、机关食堂等大宗消费集中供应。始终坚持以群众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利益联结工作。

  提高扶贫产业项目库质量和数量,严格执行产业扶贫项目审批程序,各类资源要向深度贫困村倾斜,兼顾已出列的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贫困户,让每个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

精准施策深度贫困。加大对未出列贫困村摸排力度,综合贫困发生率、剩余贫困人口规模、基础条件等因素,找出一批贫困发生率较高的村,找出一批出列难度仍然较大的贫困村,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攻克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确保不漏一村、不漏一户。对深度贫困村和未出列村,逐村分析贫困原因,找准脱贫路径,研究制定“按时打赢”方案,讲清包括村情、致贫原因、脱贫目标、脱贫特征,组织保障等具体内容。加大对贫困程度深的村履行职责的督促力度,必须全面精准掌握所辖行政村的脱贫工作情况,村级党组织书记必须对本村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做到心中有数,要将脱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要加强对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街道)班子和村支“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考核评估,对不适应工作的及时调整,确保最强的队伍攻坚最硬的堡垒。找准制约当地脱贫的突出瓶颈问题,按照市级贫困村攻坚工作方案模式,指导村级按统一模式结合各村各户实际,制定具体攻坚方案,细化到村到户到人。要持续强化“四个聚焦”,推动人财物向深度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乡镇(街道)和村聚焦。抢抓各方帮扶机遇,认真谋划研究,积极主动对接,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特别是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资金项目,以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社会帮扶等资源。

精准施策扶贫对象。严格脱贫标准和程序,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完成全年脱贫目标任务,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持续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同时抓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要积极探索贫困户、边缘户、返贫户的监测预警机制,严防出现“边减边增、边脱边返”现象,对于非贫困人口中大病户、老人户、残疾人户和无劳动力户要做好预警监测、动态管理,及时做到补齐短板。坚持脱贫攻坚目标标准,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适时对政策举措进行调研评估,扶贫成效不明显、不能确保按时打赢的,必须创新和改变打法。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近期下发的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精神,学习掌握执行好最新的政策,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保持政策稳定性,避免“翻烧饼”,用更加精准战术和打法,确保精准出招、招招制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建设,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问题坚决予以问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逐村逐户逐人摸清致贫原因,因村因户因人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大水漫灌”。牢固树立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理念,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三变改革”,“‘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的农村综合改革要覆盖今年所有的出列村,增加生产收入、股金收入和务工收入。坚持“志智”双扶,强化教育引导,加大能力培训,加强政策引导,发挥村规民约作用,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 贫困户 合作社 工作 产业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