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李巡溢

发布时间:2020-07-06 15:57:03 来源:铜仁日报

  李巡溢,男,197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8月参加工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生态茶发展和技术指导中心农艺师、农技服务专家。2019年3月,受组织委派驻中寨镇志强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自驻村以来,勤勤恳恳、为人谦和、任劳任怨,在工作推进中,不断拓宽思路、密切群众、解决难题,切实助推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一致赞许。

面对深度贫困,他说“我不怕”

  志强村位于中寨镇东北部,平均海拔900米,距镇政府驻地20公里,距县城8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8.37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694户2704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3户1144人,贫困发生率41.35%,是沿河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驻村之前,朋友都劝我,说志强村地处偏远、贫困发生率极高、工作很难做,加上你家庭又特殊,还是不要去了。”李巡溢告诉朋友,“说实话,在接到组织派我去驻村的第一时间,有过一丝的犹豫,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理由不去,正因为是深度贫困村,才需要我们去集中攻克。”

  于是,李巡溢背起简单的行囊,第一时间奔赴脱贫攻坚一线,满怀激情,尽心尽责,一次又一次攻克困难。

 家庭不能照料,他说“我克服”

  李巡溢的父亲曾是畜牧局退休职工,2018年9月因患结肠癌去世,母亲2019年3月患肝内胆管细胞癌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后因出现术后综合症反复低钾,需经常往返医院接受治疗,妻子是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职工,2016年9月患直肠癌曾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化疗,2019年5月患肺占位性病变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接受治疗,至今仍在休养中。

  家人的不幸,一度让李巡溢心力憔悴,但他始终坚强地为她们撑起一片天。长期以来,为给家人治疗,花费了大量资金,家庭经济难以维持,于是李巡溢把在沿河县城的房子变卖用以维持家人日常开支。他常说,“钱没了可以想办法,但命运不能选择,家人的身体胜于一切,我绝不低头。”

  考虑其家庭实际情况,组织多次找李巡溢谈话,承诺给予驻村作调整,但李巡溢都婉拒了。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需要我,就应该毫不保留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至于家庭特殊情况,请组织放心,我会克服,绝不会影响脱贫攻坚工作。”

  李巡溢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母亲也是多次勉励他,“妈没事,能照顾自己,你要把群众也当做亲人,好好做工作。”

 群众工作难做,他说“我来干”

  一进村就包保志强村界牌组贫困户邓佐花户,李巡溢通过入户走访交谈,得知该户2个儿子均无稳定收入,为其大儿子龙刚向镇林业站领导申请公益性岗位,从事护林工作,年收入1万元。同时积极联系志强村在浙江省、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开办皮带厂的村民宋小刚,做通宋小刚工作,让邓佐花二儿子龙海军入厂上班。

  说到群众工作,攻坚队员们都为李巡溢竖起大拇指。志强村界牌组村民邓大全,家庭人口5人,因邓大全酗酒,酒后有家暴行为,对村工作有意见,驻村干部对邓大全的帮扶工作甚是棘手。得知情况后,李巡溢一天至少一次上门与邓大全交心谈心,通过不懈努力,邓大全学会了控制,再也没有家暴行为,如今在茶园基地务工,每天收入80元。

  群众说,“他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孜孜不倦地为我们想办法、办实事……”产业发展瓶颈,他说“我专业”

  2018年,浙江安吉黄杜村党员群众带着深情厚谊,捐赠中寨镇1200亩360万株扶贫苗,其中志强村受捐500亩150万株。志强村用21天时间完成了捐赠茶苗栽植,经过2年的精心管护,“白叶一号”茶苗如今长势喜人。3月24日,迎来首采,成效初显。

  在“白叶一号”的示范引领下,该镇党委、政府继续扩大茶园面积,结合志强村土地资源,于2019年扩建茶园500亩。项目落地后,群众欢欣鼓舞。然而,志强村虽有“白叶一号”的种植经验,但技术上仍不够专业,作为县局生态茶发展和技术指导中心农艺师、农技服务专家,李巡溢站了出来,每天带着群众漫山遍野跑,手把手教会大家种植、管护技术,最终完成扩建560亩高标准生态茶园。

  驻村以来,李巡溢用脚步丈量了民情,用实干赢得了民心,成了为民务实的“好干部”,百姓心中的“贴心人”。如今,志强村已于2019年顺利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96%,同时,该村还形成了生态茶、中药材、黄牛、生猪等高效产业集群,为群众增收致富探寻了一条稳定新路。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 群众 茶园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