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三个四”架起劳务输转桥 拓宽群众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09-28 11:29:00 来源:铜仁日报

  日前,我市29名铜仁学子在市人社局和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踏上了去往苏州技师学院的路途,这批学生就是苏州技师学院2020级免费中级技工班的新生。

  这已是苏铜实施东西部劳务协作“1+1+1就学扶贫”项目以来,苏州技师学院“铜仁班”的第二期学员了。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近年来,苏铜两地人社部门在劳务协作上下足了“绣花”功夫,逐步形成“三个四”模式,架起劳务输转桥,为群众拓宽致富路。

 建立“四项机制”抓落实

  建立工作互访机制。苏铜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始终将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点工作,每年召开高层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建立了常态化互访交流机制。两地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开展调研对接130余次,推动铜仁·苏州人力资源市场、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站、联合举办招聘活动、校企合作、人才交流培养等一系列重大成果落地。

  建立劳务对接机制。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在苏州市各对口帮扶城市共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11个,并选派或聘请工作人员驻站开展工作,主要负责收集和反馈苏州企业用工信息,协助做好劳务输出和办理进企入职手续,协调劳动维权等。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率先在张家港市成立“两江家园”劳务驿站,帮助有意愿在张家港就业的务工人员边培训、边就业,再培训、再就业。

  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出台了《铜仁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苏州市稳定就业补助办法》《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铜仁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有关补贴实施方案》《关于落实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有关政策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东西部劳务协作有关政策文件,先后兑现各类补贴1500多万元,促进大批铜仁籍建档立卡劳动力到苏州就业。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东西部劳务协作纳入两地绩效目标考核内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细落实政策措施、核准核实数据信息,做到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压实到人、数据精准到人。

 打造"四个平台"促就业

  共建线上线下市场平台。通过苏州·铜仁劳务协作帮扶资金,建成了铜仁首个功能较为完善的"铜仁·苏州人力资源市场",并形成了每周五举办专场招聘会的常态化机制。借助铜仁·苏州人力资源市场,建成铜仁公共人才网、铜仁就业微信公众号,为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提供全天候的公共就业服务。苏州·铜仁人力资源市场投入使用两年多来,562家企业通过认证招聘,线上累计发布3万余个岗位;累计举办线下招聘会136场,2396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9万余个岗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5131人。目前铜仁·苏州远程视频招聘平台也正式投入使用,帮助铜仁求职者通过线上招聘轻松找到苏州的工作。

  共建就业能力提升平台。由苏州选派培训导师、下发培训资金,赴我市开展创业、家政、养老护理、育婴员、电工等技能培训,提高我市劳动力就业技能。去年,沿河人社局与江苏沙岗集团、张家港市江洲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培训合作,引进了张家港市环宇职业培训学校,开展装载机、挖掘机驾驶技能培训、让众多的群众有了一技在身好就业。

  共建劳务输出平台。聚焦解决劳务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苏铜两地开通"劳务协作直通车",将有意愿到苏就业成员集中组织输出就业。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苏铜两地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苏铜务工返岗专列、专车、专机等形式,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帮助贫困劳动力返苏就业57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505人。

  共建协调交流平台。印发《苏州市、铜仁市扶贫协作信息交互管理办法(暂行)》,由我市收集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意向信息,每月提供给苏州,苏州市结合我市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意向,收集苏州辖区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每周反馈我市进行宣传发布,让农村贫困劳动力和有就业意愿人员及时获取就业信息。

 创建"四个品牌"助提升

  借助市场力量,创建"人力资源服务零距离"服务品牌。由苏州市人社局牵头,引导苏州10家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各对口帮扶铜仁市一个区县,为铜仁籍贫困劳动力提供精准人力资源服务,实施对口帮扶劳务协作"百千万"目标,即每年帮助1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为1000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服务,提供10000个就业岗位。今年初江苏文鼎集团在印江自治县创建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机构,设立村级劳务服务站50余个,文鼎集团成为苏铜两地劳务协作的重要桥梁,有效拓展了我市劳务输出渠道。

  借助技校力量,创建"1+1+1"教育扶贫品牌。由苏州技师学院牵头,帮助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到苏就读,解决至少1名学生家长到苏就业,带动1户贫困家庭实现稳定脱贫。2019年苏州技师学院招收31名铜仁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组建"铜仁班",免除学费、住宿费,每月提供800元的生活补助,学生毕业后直接推荐到苏州市就业,苏州市人社部门还专门为"铜仁班"学生家长"量身定制"推荐就业岗位。

  借助企业力量,创建"铜仁之家"跟踪服务品牌。对吸纳铜仁籍劳动力较多的企业,由苏州市人力资源协会牵头,倡导成立16家"铜仁之家",利用节假日,组织铜仁籍务工人员开展相关活动。苏州世友集团正专门成立"铜仁之家"基金,帮助我市劳动力技能培训、学历提升。

  借助招商引智,创建"扶智提技"技能培训品牌。我市积极引进苏州培训机构进驻铜仁开办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目前,苏州铠盟教育投资公司已正式筹建铜仁现代技工学校,文鼎集团已在印江设立智能培训学校,并有意向筹办技工学校。

  2017年以来,苏州助力铜仁累计举办招聘活动149场,提供就业岗位236234个,促进就业14109人;举办贫困劳动力培训427期19761人,促进就业11925人;举办职业培训师资培训7期298人;举办人社干部能力提升培训8期322人;转移铜仁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至江苏省就业4830人;帮助铜仁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30180人……一项项数据、一个个成果,见证着苏铜劳务协作工作的显著成效。

  当梵净山遇上太湖水,山绕着水,水抱着山,山海情深一家亲,同心共筑小康梦。

相关热词搜索: 铜仁 苏州 劳务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