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为搬迁群众铺就创业就业路

发布时间:2020-06-12 10:29:23 来源:遵义日报

  “迎客送客时一定要面带笑容,还要注意自己的站姿、走姿、手势是否恰当得体。”这段时间,红花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活动室成为了搬迁群众的培训教室。每天下午6点过,60多名搬迁群众统一穿戴好围裙,相约走进培训教室学习相关就业技能。

  一场为期半月的餐厅服务员的技能培训即将完结,大家被分成多组进行餐厅客服的模拟训练,通过实操把迎客、摆台、点单等餐厅服务环节和相关礼仪都熟记于心。

  “从来不知道餐厅服务里还有这么多讲究,像倒茶斟酒、摆盘上菜都要注意很多细节,今后要是能到大酒楼、大餐馆工作,那我也算是有点基础了。”易地扶贫搬迁村民尤正强笑说,如果有合适的就业机会,愿意择业从事餐厅服务工作。

  据现场的培训负责人颜家庆介绍,从他们对学员的摸底情况来看,目前有6名学员有意向培训结业后,进入餐厅工作。“我们也联系了辖区内的一些酒店,为这部分学员挖掘一些岗位,经过强化培训就可上岗。”

  2018年6月,红花岗区84户330名贫困群众喜挪“穷窝”,搬进了南关街道南岭村东联线旁的8号还房小区,在搬进新家的同时,企盼新业新生活。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红花岗区就业局已在此开展了中式面点师、家政、厨师等多场培训,共计164人次参训,为搬迁群众顺利就业创业赋能。

  2019年6月,接受完厨师技能培训的肖锡奎,通过特惠贷和向亲戚借款,筹集齐资金,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区门口开了一家70平方米的餐馆,主营牛肉火锅和快餐。

  开业一年,肖锡奎也即将享受到11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场租补贴。

  “从学技术到开门店,政府都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创业需要坚持,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肖锡奎充满着信心。

  有技能、供岗位,才能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端稳“新饭碗”。近两年来,红花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先后举行了5场招聘会,相关部门还积极多渠道开发岗位、组织劳务输出等,助力有劳动力的166名搬迁群众中的159人就业创业,实现了“一户一人”就业目标。

  同时,红花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还建设有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对每家每户的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动态掌控,确保就业扶贫措施持续不断档。

  “一些群众可能身处在流动性较大的岗位上,存在再次在家待业的可能。这就要求我们上门点对点服务每一户搬迁群众、每一个劳动力,面对面摸清他们的就业需求,精准推介就业岗位。”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马红说。

  “稳定就业的过程中,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贫困群众身上,曾经迷茫找不到事做的现象已基本消失。辅以我们的一些综合素质培训,大家的素质也与收入同步提升,逐渐由农民向市民转变,适应城市生活。”红花岗区就业局主要负责人说。

  (赵洋)

相关热词搜索: 群众 餐厅 岗位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