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紫云:“小蓝莓”助力“大扶贫”

发布时间:2020-06-09 10:07:48      来源:安顺日报
游客正在采摘蓝莓

  又到蓝莓成熟季。紫云自治县浪风关林场蓝莓园前的临时停车场摆满了车辆,前来采摘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粒粒饱满、色泽浓郁的蓝莓缀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

  和浪风关林场蓝莓园一样游客爆满的还有猫营镇黄鹤营村天赐蓝莓园,一到周末,来体验采摘的游客就会在园区门口排起长队,领篮入园。

  “自5月份以来,只要天气晴朗,每天来采摘蓝莓的自驾游游客达300人次;周末最为闹热,游客多达600人次。”天赐蓝莓园种植户吴瑜说,居住在紫云县城的他,2012年到黄鹤营村打扒河考察发现,这里的气候环境适宜种植蓝莓,第二年,他投资700万元种植了720亩蓝莓。

  蓝莓成熟季节,不仅前往国有浪风关林场蓝莓园、天赐蓝莓园采摘蓝莓的游客爆满,板当镇硐口村百灵生态蓝莓园、猫营镇牛场坡村众益蓝莓园等都有不少自驾游游客前来采摘蓝莓,这些游客大多来自贵阳、惠水、兴义、安顺等周边地区。

  “蓝‘莓莓’香又甜,采摘一天90元,吃饱蓝莓还赚钱……”沿着蜿蜒的园区小路漫步前行,远远的就听到采摘蓝莓的工人们不时唱起了山歌,节奏欢快,充满活力。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助民增收。在天赐蓝莓园,除游客采摘蓝莓外,每天有150名附近村民在蓝莓园里采摘蓝莓,工人以计时领薪酬,每小时10元钱,平均每天每人有90元的收入。

  “去年,我支付工人工资达100万元;今年5月份,一个月支付工人工资23万元,预计今年工人工资总额会超过120万元。”吴瑜说,收益与管护是成正比的,给蓝莓修枝、施肥、除草的人工费,以及请工人采摘蓝莓等都需要大量工人。

  和天赐蓝莓园计时薪酬不同,浪风关林场蓝莓园是按计件给予薪酬。浪风关林场工作经营部经理陆春波告诉记者,工人每天采摘50斤获得80元基础工资,多余的按照每斤1元钱计算,如果工人一天能采摘100斤蓝莓,那么就可拿到130元的劳动报酬。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依托丰富的坡耕地资源及较好的地理气候环境,大力发展蓝莓产业。几年间,紫云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1万亩规模,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板当镇硐口村百灵生态蓝莓园就是紫云规模最大的蓝莓园,面积达5000亩。每天在园内做工的人员在100人以上,采摘季的工人多达300人。百灵生态蓝莓园的工人来自硐口、狗场、小寨关、龙场等村的村民,该蓝莓园每年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共有400万元。

  满山披绿美乡村,蓝莓助农话振兴。紫云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中,变荒坡地、闲置耕地为经济林、经果林,把板当镇硐口村、猫营镇黄鹤营村、大河村、牛场坡村一带连片地块规划为万亩生态蓝莓园发展区域,随着蓝莓产业的发展,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硐口村百灵生态蓝莓园所在的那几片山头名叫卡王冲,之前很少有村民上去,自从建起了蓝莓园,昔日寂静的荒坡地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山坡披上了绿装,村庄显得更加美丽了。”硐口村村支书吴应超说,荒坡地流转给百灵生态蓝莓园后,村民每年获得土地流转费的同时,在蓝莓园里务工还获得务工收入。

  2017年,百灵生态蓝莓园列入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实现了荒坡“变”梯土、荒山“变”金山的嬗变。

  按照紫云农业产业“三提升两壮大”的发展规划,对精品水果产业进行提质改面,以品质效应促效益助民增收。去年,紫云自治县与贵州百灵集团实体执行公司贵州宜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投资签约协议,选址猫营工业园区建设占地面积160亩的蓝莓深加工项目,生产蓝莓干、蓝莓果汁、蓝莓饮料、蓝莓酒等蓝莓系列产品,该项目总投资1.2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紫云蓝莓种植企业的后顾之忧,增强蓝莓种植企业对种植好蓝莓、管护好蓝莓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紫云蓝莓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该蓝莓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中。

  随着蓝莓产业的逐渐发展,紫云的蓝莓产业形成开花季节踏青赏花、果熟季节采摘体验与农耕文化、民宿旅居、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让更多群众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

  (姚福进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游客 百灵 工人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