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教授民革企业家受聘纳雍高级顾问 边旭光、肖远福等出席 彭华昌主持会议
8月10日,纳雍经济发展和茶产业高级顾问聘任仪式举行,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边旭光,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毕节市工委主委肖远福,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经济处处长魏国良、民革贵州省委社会服务处调研员李剑,上海交大教授周武忠,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委员、北京马连道茶城副总经理曾伟,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御茶园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昌道,民革毕节市工委专职副主委张贤芬,县领导高朝阳、阮琼等出席会议,化作枪杆岩景区总经理汪程龙,以及民革组织对口帮扶“7+1”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县委书记彭华昌主持会议。
副县长阮琼代表县政府为上海交大教授周武忠 ,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委员、北京马连道茶城副总经理曾伟,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御茶园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昌道和北京马连道茶城制茶大师郑乃凑、蔡清寿、池英敬颁发聘书。
据悉,周武忠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园艺学、园林学、艺术设计学、旅游学和景观学等多个学科,特别是在花文化、园林艺术和园林美学、旅游规划、景区规划、景观树木学等研究方向上有较高的造诣,不仅为大学生开设相应课程,且均有独立专著出版。如园林美学(本科生课程,1987)、旅游景观学(硕士生学位课程,2004)、旅游景区规划研究(硕士生学位课程,2005)、中西花文化比较研究(硕士生课程,2003)、景观艺术学(博士生课程,2003)等课程,均为全国最早或较早开设的。在花文化研究方面,出版了第一本中国花文化专著(1992),在中国花卉协会组织领导下发起成立了全国性花文化研究组织(1994),并组织举办了中国首届国际花文化学术研讨会(2007,南京)等。在景观艺术研究方面,发起策划并成功召开了中国首届风景园林美学学术研讨会(1991,扬州)、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南京)等。
在旅游景区规划和景观设计研究方面,周武忠在其主持的数十项大型规划实践中,大胆假设,积极求索,勇于创新,并把规划理念上升到哲学高度,提出了“新乡村主义论”的旅游规划思想和“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的景观设计观,在江阴、无锡、镇江、扬州、南京、湖州、黄山、铜陵等地的旅游和景区开发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鉴于他在规划实践中保护环境、倡导生态,2005年荣登中华环保口碑金榜。在景观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周武忠认为,景观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一直致力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始终与3A即农学(Agriculture)、建筑学(Architecture)和艺术学(Arts)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3A哲学”指导下的农学、建筑学和艺术学三位一体的景观学哲学思想。先后阐述了“3A哲学观”的形成与历史回顾,以及实践意义上的理论根基之建构、景观学工程领域之实践、景观学教育体系之构想。同时指出,景观学的发展过程正是“3A”不断融合,从而形成崭新的景观哲学观的过程,当代景观学的发展更需要这三者的共同驱动,“3A哲学观”因而可以作为景观评价标准的一种选择思路。
周武忠教授主持编制并通过了《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学科群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主持完成《雄安新区城市家具导则》《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认定办法》《中国特色花卉小镇建设指导意见》《当代中国景观设计艺术批评》《中国当代旅游商品设计研究》等项目。在设计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景观学:3A的哲学观”“东方设计学”等整体设计哲学,创设东方设计论坛和地域振兴设计实践课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提出“新乡村主义(Neo-Ruralism)”规划设计观,主持农业农村部课题《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新创意评价》;在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方面,先后完成了《风景名胜区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梳理研究》《国外国家公园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研究》等课题,其成果被住建部全部采纳。
上一篇:金海湖新区: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