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田坝桥镇:魔芋种植基地惠及乡邻

发布时间:2021-03-10 11:35:07 来源:毕节日报

3月4日,记者在七星关区田坝桥镇臭水井村和螃蟹社区的交界处看到,原本贫瘠的300亩荒地,被开垦成一垄垄魔芋基地,10来个村民正忙着种魔芋种,这是螃蟹社区村民胡锐和当地村民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投资建设的“试验田”。

现场,村民在胡锐的指导下,将一个个鸡蛋大小的魔芋轻轻种在高垄上。“大家种的时候记住,先将化肥垫在窝底,再盖上一层细土,芋种芽尖和土地成45度……”胡锐告诉记者,芋种价格高昂,还很娇弱,村民种植经验不足,需反复叮嘱,要是碰出伤痕,必须在太阳下晒皱伤口才能栽种,否则容易腐烂。

胡锐说,种植魔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土壤和光照的要求都很苛刻。土壤必须中性,开垦要深,土壤要细,此外,魔芋喜阴,还需要遮阳设施,“土壤都好处理,遮阳最困难。”为了给魔芋生长创造阴凉环境,胡锐多次前往大方绿塘乡实地考察学习,最后学到在垄沟种植玉米遮阳的技术,不仅可以遮阳,还能增加基地收入。

“这块地原先并不适合种植魔芋,我们先用挖机深挖50厘米,撒上足量石灰中和土壤酸性和消毒,再用旋耕机粉碎和搅拌土块。”胡锐边查看泥土颗粒大小,边向记者介绍基地耕作流程,脸上流露出满满的期待。

作为一个门外汉,胡锐对于魔芋种植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大方绿塘聚财魔芋专业合作社的专家指导,也是因为看到了这家合作社的成功,胡锐才认识到家乡那些贫瘠土地的价值,村民们也因为胡锐的投资获益不浅。

50多岁的田坝桥村村民鲁祖财在基地工作了5天,就获得650元收入。“到我们这个年龄,想外出务工也不好找工作,现在能在家门口就业,收入还不低。”鲁祖财在家养了3头猪,加上在基地的稳定收入,生活过得很惬意。和鲁祖财一样在基地务工的有40多人,其中,有不少人把土地流转给魔芋基地,每亩每年可获流转费500元,流转费还每4年增加10%。

在销售方面,基地和大方绿塘聚财合作社签订每公斤5元的保底收购价格,还可借助该合作社的销售渠道,将魔芋销往广东等地,用于食用和美容产品加工。此外,胡锐等人还打算在时机成熟时,自建深加工产业链,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目前,该基地流转土地300亩,用地涉及200多户,吸纳40多人就业。

田坝桥镇组织委员谢春燕告诉记者,今年,该基地将成立公司进一步规范管理,打造魔芋致富基地,同时积极鼓励镇里能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带头打造特色产业,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在村里致富。

相关热词搜索: 魔芋 基地 村民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