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技艺融入紫砂壶创作 青年艺术家让五色紫砂古意浓厚
(记者 陈静)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如今的青年艺术家创新尝试把拓片技艺融入紫砂壶创作,推陈出新使壶体更典雅,古意浓厚。
10日,正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的“几案古欢——秦志全紫砂、金石作品展”上,中国紫砂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陶艺专委会理事、金石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秦志全与观众分享其20余年潜心创作的70多个紫砂壶精品。
在展厅中,记者看到商周钟鼎兽面纹样、中山王器的错金镶嵌图式被融入紫砂壶身装饰,在泥与火的锤炼中,“奏出”了青铜般响亮而深沉的艺术交响。学者俞丰当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明代大彬改制小壶开始,紫砂壶从客室厅堂的实用器皿逐渐转变为文人几案的雅玩清供。“淡”而“雅”是传统紫砂审美的主旋律。但秦志全紫砂工艺作品之风格,有“厚”且“浓”的特征。俞丰解释,“厚”意为古厚, 其壶的端稳器型一气呵成;“浓”意为浓郁, 其色彩的装饰拿捏恰到好处 。这位学者认为,本次展览中,明朗生动的作品,无论是从全形拓中对器物的理解与悟性,还是感知每一把壶形所演绎的故事,均彰显了青年艺术家无心任运的创作之风。
据悉,1976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的秦志全,1997年拜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谈跃伟为师,学习紫砂制作。2009年,在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曹瑞强的引导下,他把目光转向紫砂雕塑创作。
紫砂壶“将军罐”和“秦?”,陶土与青铜器的饕餮纹相融,神秘、拙朴和敦厚之感扑面而来,凸显“天赐火痕、自然落灰”;玉琮壶,将精美的玉琮元素融入紫砂工艺;作品“象尊”,古老的柴窑工艺结合了灵兽的祥瑞与青铜纹理;凤鸣朝阳,红黄色彩结合,在紫砂壶中融进神话传说中凤凰于飞的美好寓意。
在紫砂壶“腾飞”中,秦志全把敦煌飞天图案作为锻泥壶身的装饰,若隐若现的图案,弥散着古老岁月的沧桑感。展览吸引不少紫砂壶爱好者纷纷前来观赏。家中收藏不少名家壶的吴先生对记者说,与传统的紫砂壶相比,秦志全的作品独具新意,开辟了紫砂壶艺术创作的新路径,看后备受启发。(完)
上一篇:从特色老店到“网红店” 税收优惠助小店经济“翻红”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