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矿区“新生”工业遗址公园 “湘中煤都”变身“创意煤城”

发布时间:2020-07-19 16:03: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刘曼)原煤矿设备维修车间被打造成“陈列室”,展出煤矿工人用过的作业工具,通过影像再现煤矿的生产场景;40米高的水塔被打造成“观景台”,供游客登高俯瞰整个矿区……建在原大型煤矿上的湖南省宁乡市煤炭坝镇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18日正式对外开放,收藏了数百台挖煤机器的“创意煤城·煤炭坝遗址博物馆”也于当天揭牌。" src="//m.mooncyber.com/news/uploadfile/2020/0719/20200719040343273.jpg" title="小朋友在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内体验研学项目。 刘曼 摄" /> pictext"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小朋友在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内体验研学项目。 刘曼 摄

  煤炭坝镇以煤得名,有300多年采煤历史,在其最鼎盛时期,全乡镇约有5万多名煤矿工人,所产烟煤行销湘鄂、两广及江浙地区,每年上缴的税收占当时宁乡的“半壁江山”,有“湘中煤都”的美誉。在资源逐步枯竭、安全条件变差、产能逐渐落后的倒逼下,2014年11月,煤炭坝煤矿退出历史舞台。" src="//m.mooncyber.com/news/uploadfile/2020/0719/20200719040343667.jpg" title="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内展出的老式挖煤机器。 刘曼 摄" /> pictext"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内展出的老式挖煤机器。 刘曼 摄

  如何转型升级?当地政府策划实施“创意煤城”项目,秉承保护是底线、再生是手段、升华是目的的宗旨,充分利用百年采煤文化,突出工业遗存特色,将原有矿山退出后遗留下来的设备设施、建筑、地质、地貌等变“废”为“宝”,打造集影视、文旅、研学、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矿山工业遗址公园,包括竹山塘创艺园、五亩冲创客园、西峰仑创展园、跃进创味园和老电厂国际艺术联盟基地五大部分。" src="//m.mooncyber.com/news/uploadfile/2020/0719/20200719040343114.jpg" title="游客在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入口处拍照留念。 刘曼 摄" /> pictext"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游客在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入口处拍照留念。 刘曼 摄

  此外,潇影煤炭坝影视基地也在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落户,目前已有《共产党人刘少奇》《秋收起义》等剧组在此取景。下阶段,煤炭坝镇将持续加大对影视基地的投入,通过“基地+影视+文化”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把“创意煤城”的文化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做优。

  当天下午,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里还举行了一场红色文化教育研讨会,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雄辉等数十位专家针对劳动教育和红色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以及教育、研学机构如何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度解析和战略部署。(完)

相关热词搜索: 竹山 遗址 工业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