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雷山县:大力发展笋用竹 助推农村产业革命

发布时间:2020-04-21 18:52:04 来源:黔东南日报

  近日,在雷山县永乐镇柳乌村笋用竹种植基地,砍草、挖坑、撒肥、运竹、摘种……分工协作,基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为加快种植进度,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柳乌村党支部和驻村干部将在家暂未外出返岗的群众组织到基地务工。

  “现在我到种植基地来砍草,一天也有200元的务工费,就在家门口做事,实在是方便,而且还是做自己的产业,很踏心。”党员何立超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该基地规划建设总面积400亩,采购笋用竹母竹32000株,有机肥60吨。村民到基地参与种植根据分工不同务工费也不同,有200元、160元、150元和140元不等。

  据村支书刘志奎介绍:“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产业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务工,在家门口增收也学到技术。项目建成三年后产生效益,我们按照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模式量化到入股的贫困户手中,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可持续。”

  同样忙碌种植的场景,在永乐镇肖家、高枧、乔配、乔桑、坝子等村的林里地里,村民们都在为笋用竹种植做准备。

  时下,雷山县8乡镇抢抓时令,积极动员群众,利用荒山、荒地及弃耕地发展笋用竹产业,群众积极性异常高涨。

  为推进雷山县农业产业走“绿色发展、转型发展”之路,2018年来,在国务院扶贫办、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及临安区等关心帮扶下,雷山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针对县域具有低纬度、高海拔及缓坡地带和疏林地带多等地理环境特征,坚持发展茶、竹、乡村旅游“三大”主导产业。目前,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多方筹措,全县已落实笋用竹产业建设资金2336.6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对笋用竹产业发展的扶持和奖励。在免费提供竹苗等扶持政策驱动下,广大群众种植积极性高涨,笋用竹种植快速推进。

  早在2019年3月中旬,杭州市临安区开展的“万株竹苗进雷山”活动中,所赠送的10000株竹苗顺利落户雷山县郎德镇乌流村笋用竹基地,掀开了笋用竹作为雷山县新的主导产业在各乡镇全面铺开的序幕。

  据介绍,笋用竹栽植3年后产生效益,5年进入盛产期,每亩可产鲜笋1000公斤左右,按现在市场价计,每亩每年可有4000-7000元收入。

  目前,全县建成的1.5万亩笋用竹产业基地打造为母竹苗育苗基地,力争用3-5年时间发展笋用竹20万亩。同时做好笋用竹加工企业的引进工作,为竹笋收购、加工、销售等提供保障,确保全县笋用竹产业逐年发展壮大,让笋用竹产业成为雷山贫困群众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雷山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员干部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积极投身到农村产业革命中来。认真落实“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以林下经济为抓手,借“竹”发力,大力实施笋用竹种植,紧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运用“五步工作法”,全面推行“八要素”,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发展,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李格林 任永杰

相关热词搜索: 雷山县 基地 产业革命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