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3+3+4”全力打造“三名工程”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施秉县整合教育扶贫“名流”资源、建强医疗扶贫“名气”战队、培育“名优”行业精英,全力打造“三名工程”,实现本土挖掘、选树典型、示范带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整合“名流”资源助力教育扶贫。印发《施秉县“三名工程”实施方案》,按照本土挖掘、选树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提高的目标,采取滚动式发展、每三年一评的有效措施,评选命名叶志军为“名校长”、谭定余等4人为“名班主任”、郭军等21人为“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分别结对包保2所薄弱农村学校、8个管理散漫班级、52名曾辍学现返校贫困生,以开展课堂教学研修活动、探索实践“量化考核”班级管理模式、初中英语“2243”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趣味教学相长等方式,推动全县97所中小学、幼儿园6721名贫困学生实现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特别是对待班级中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转化学困生、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学生思想行为养成教育等方面予以倾斜式亲情教育。派驻“名教师”轮流深入29个基层关工委,指导45个乡村留守儿童之家“亲情聊天室”建设,确保他们能与在外务工父母“视频对话”“嘘寒问暖”“共享天伦”。
“名院长+名医生+名护士”,建强“名气”战队助力医疗扶贫。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使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的目标,将评选命名的“名院长”欧阳业凡、“名医生”吕少彬等6人、“名护士”张远兰等7人组成名气医务战队,第一时间到对口帮扶的临安区人民医院、临安区中医院进行医务专业深造后,全部轮流定点到8个乡镇卫生院77个村级卫生室实地坐诊,不断提高“大病救治、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履约”服务水平。2020年通过配合乡镇干部入户宣传,实现37685人贫困人口100%参合,共获466.326万元资助资金。同时,通过积极对接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医院等单位,实现贫困人口住院补偿5219人次,享受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政策补偿2040.13万元,县域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一站式”及“一单清”结算3888人次998.72万元。
“名导游+名厨师+名工匠+名绣娘”,培育“名优”精英助力行业扶贫。在大力弘扬“敢扛红旗、善争先锋”施秉精神中,从各基层一线、行业领域里,经过历练实践、刻苦钻研、改革创新,培育出“名导游”文静、“名厨师”胡礼海、“名工匠”龙老九等5人、龙禄颖等6人“名绣娘”行业精英。“名导游”文静利用专业所长,积极对外宣传施秉特产、县域旅游、风土人情等,帮助达成农特产品购销7266万元,助力施秉当地农特产品“黔货出山”,带动5261名贫困人口脱贫。“名厨师”胡礼海协助完成8个乡镇贫困人口“厨师技能培训”18期930人并颁发证书,实现短期培训、立刻上岗580人。“名绣娘”龙禄颖创办的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农村妇女脱贫就业技能和刺绣技能提升培训42期,累计培训人数5800余人,通过订单扶贫带动当地1297名贫困户就业;“名绣娘”蒋秀菊先后在城关镇、马号镇开展13期637人次贫困人口苗族刺绣培训,确保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13名行业精英以身作则、担当履职、率先垂范,在各自领域尽显风采、助人为乐,诠释着新时代“名优”行业精英建功脱贫攻坚真谛。
上一篇:天柱县扶贫搬迁户龙君兰:昔日贫困户 如今当网红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