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李高宏:养殖鸭子奔小康
我叫李高宏,今年39岁,家住三穗县瓦寨镇观音阁村四组,家中有4口人。
2013年在外务工的时候,我时常感到身体有些乏力,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尿毒症。拿到医院的诊断结果,当时感觉,整个天都要塌下来一样。
我怀着忧郁的心情回到家乡,经过近一年的治疗,我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再也无法外出务工挣钱了。可是,为了供养我的两个孩子读书,为了继续治疗,我决定振作起来,得做些事情。
我的父亲是一个有着40多年养鸭经历的“鸭农”,自己从小跟着他养鸭,也积累了一定的养鸭经验。于是,在父亲的技术指导下,我开始养起了“三穗鸭”。
2014年,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我在村里面建起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养殖场。那时,我早上在医院透析,下午回到养殖场整理订单和准备肉鸭,当晚或第二天一早将鸭子运送到县城。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我家每年养殖的商品鸭多达6000羽,其中蛋鸭每年都在300羽左右。通过两年的发展,“三穗鸭”养殖场在我的苦心经营下逐渐步入正轨。2017年,基地里第一批就出栏了1300余只“三穗鸭”,纯利润收入达到6000多元。
2018年,我家庭顺利脱贫。脱贫后,我决定将养殖规模扩大。我与两个合伙人另择场地,由于资金不够,村“两委”和帮扶干部让我通过“特惠贷”进行贷款5万元,争取得政府补贴16万元,再加上自己的一点积蓄,建成了一个2000平米的养殖场。
现在,我们家的养殖场最多能容纳20000羽“三穗鸭”。为了保证鸭肉的质量,补充养殖场卖出去的鸭子,我还买来每月可孵化4000只鸭苗的孵化器,利用养殖场的鸭蛋孵化鸭苗。
如今,我的“三穗鸭”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在养鸭致富的同时,我也在努力地和病魔抗争。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侯永志 整理)
上一篇:镇远县人社局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服务效果好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