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桥梁上的绿博故事
7月,骄阳似火,炎炎烈日下,路旁的树木也被晒得耷拉着脸。而走进绿博园内,工人们正忘我地工作着,为炎热的夏日增添了一股清凉。
大门前、草坪里、桥梁上、建筑间……从绿博园南大门入园,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对植被进行美化,完善建筑后期工作等,来到1号桥,桥梁主体建筑已完工,工人们正忙于铺设桥梁两侧人行道板面的钢板,对钢板进行焊接。搭架、焊接、捋线……大家各自忙碌,织成一张张密密麻麻的工作网,成为桥上另一番风景。“走电焊可有着要求,要焊牢焊透才好!”记者转过身,一旁的工人陈开周与王永怀一边互相协助一边聊着。
身着迷彩服与黄色T恤,戴着一顶遮阳帽,两人装备挺齐全。陈开周与王永怀都是都匀人,自去年绿博园开工建设以来,便就一起来到园里做事,由于有技术,两人揽下了绿博园内焊工这块技术活,除了桥梁,还参与了天津展园、吉林展园、内蒙古展园等建设。“绿博园是靠着大家一砖一瓦一枝一木搭建起来的,看着绿博园建设起来,成为都匀旅游的一个亮点,我们非常开心,希望绿博园能带动都匀乃至黔南的发展一路向好。”王永怀说。
一人扶钢板,另一人拿着焊机对着焊点不停点动,配合十分默契,随着阵阵电焊火花溅起,钢板也被焊接牢固。期间,记者注意到陈开周与王永怀两人的脸上并无干燥的皮屑,也没有被电焊灼伤的痕迹。
“走电焊时要想不被灼伤是有技巧的,焊接时,不要在顺风方向,人往逆风方向靠,或焊时用手稍微挡住脸,尽量避开火花,就像这样……”说着王永怀开始向记者演示起来,他告诉记者,走电焊时既要质量,也要美观,尤其作为人行道要求更高,还要保证焊平,作为焊工,实现这些要求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说起自己的焊工路,陈开周与王永怀感慨颇多。30多年前,两人就开始做这行,多年来,经验的沉淀,技术的磨炼,让他们练就了一手好本领,也让他们成为抢手的技术人才。“绿博园是我们家乡的,我们想一心为它做点贡献,把自己最好的技术拿出来,把绿博园更好地展示给大众。”陈开周告诉记者,为了上下班方便,家住乡镇的他们还在都匀城里租房子住。两人表示,绿博园建好以后,自己一定做足功课,带亲戚朋友来游玩,做好展园内导游,讲好绿博园故事。
顺着路驱车往前,不远处的7号桥上,也是一番忙碌景象。桥梁两侧的人行道上摆放着几圈线和用于辅助安灯的钢架,钢架外垂下的绳索上悬挂着板,一位工人站在板上安灯,一位工人递灯,两位工人在桥上辅助移位,安好一盏后移动带轮子的钢架往前继续安装下一盏,工人们正在为桥梁安装美化灯。
站在桥上望去,山水尽收眼底,如丝带般环绕于周围山川间的7号桥向前延伸,与蓝天融为一体,景色甚是壮观。
虽来自不同地方,却都奔着相同方向。一年多来,建设者们尽心尽力为绿博园的建设添砖加瓦,绿博园的容颜向好,他们的故事也在发酵,与绿博园的韵味一样,待人发掘。待到开园时,我们一起倾听绿博园和他们的故事。
(朱丽)
上一篇:黔南龙里:“三个三”为全面小康储备人才根基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