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三都:扶贫市场见成效 助民增收新路子
“现在可好了,我不用再骑一个多小时的摩托去独山兔场收茶青了,家门口的扶贫市场就能就近解决,产销都不愁了!”三都大河镇的老茶农潘猛今年年初差一点就把茶树砍掉了,往年他不仅种茶还要到处收茶青来加工,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茶从每斤20元骤降到6元,让他种茶的信心倍受打击。可是现在茶叶卖得好价钱,茶青的价格也跟着起来了,行情比往年还好,而这一切的转变都要从潘猛口中的“扶贫市场”说起。
三都县大河镇茶叶采摘期长、产量高、质量好,采摘期从3月份一直持续到10月份,一直以来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茶叶的正常交易,外地茶商不能来收购茶叶,本地群众无法将茶叶销往外地市场,大量的干茶囤积在手中使得本地茶商不敢收茶青加工,春茶茶青价格很不乐观,与此同时坝区早熟蔬菜的种植户也有了隐隐的担忧,担心自己的蔬菜是否会遭受茶叶一样的命运,一些因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且打算在家发展产业的人看到此情此景更加彷徨无奈。
面对这一困境,大河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大河镇成立三都扶贫农产品市场,搭好平台,把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推出去,将外地客商引进来。说干就干,2月份立即开始对原来未完工的农贸市场进行完善,接通水电、硬化场地、粉刷墙壁,仅仅用了15天就完成了扶贫市场的“三通一平”,建成了市场面积4500平方米、摊位120个的三都扶贫农产品市场。接下来成立了专门的市场服务团队,主要由招商引资团队、市场管理运行团队、市场建设团队组成。一方面招商团队人员不远千里向外地客商推介大河镇的商品和平台,邀请他们到扶贫市场选购商品。另一方面市场管理团队和建设团队则在抓紧对市场进行规划、谋划运营方案。对扶贫市场的打造,重点紧扣茶叶、蔬菜、水果三个主要产品的集散,通过举办斗茶大赛、炒茶体验、品评会、等多种形式,打出三都扶贫市场这一平台名片,实现产业发展振兴,提高群众收入。
今年3月12日,三都扶贫农产品市场如期开市。当天茶农们带着茶叶前来交易,大小货车缓缓驶入市场,收购春茶的商家、购买春茶的游客络绎不绝,吸引了来自独山、都匀、贵阳以及周边地区的茶商,当日茶叶成交量17600斤,交易额达到107万元。茶农们辛苦种植加工的茶叶卖了好价钱,脸上都重新洋溢起笑容,之前茶贱难卖的阴霾也一扫而光。现在每月的7号、17号、27号是扶贫农产品市场的茶叶专场,外地的客商都会如约前来大河镇选购茶叶,大河镇的茶叶销路一下子打开了,解决了以往茶农有产量无市场的局面。
继茶叶产业通过扶贫农产品市场取得良好的销售效果以后,坝区早熟蔬菜的群众也看到了希望,4月份早熟辣椒和西红柿也到了上市的季节,群众也不担心销路了。丰收的菜农将一筐筐蔬菜拉到扶贫市场,联系好的客商早已在市场内等候,价钱说定后直接装车,解决群众蔬菜销售后顾之忧。
目前,大河镇将扶贫农产品市场和赶集市场进行了整合,极大地提升了扶贫农产品的人气,也解决了赶集市场占道经营、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缓解了环境整治的压力,多年来的马路市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规范化的农贸市场,各类商品摊位井然有序,嘈杂拥挤的赶集日景象一去不复返。
下一步,大河镇将在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成立三都扶贫农产品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管理整个市场的运营与建设工作,以市场平台为契机,不断整合优势资源,打好“黔货出山”的组合拳,探索更多利益联结和产销对接的新路子,实现产销不愁,助民增收。
(记者 石学业)
上一篇:黔南平塘:光盘行动 让节约成为新“食”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