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自治县:一首脱贫战歌在深山中唱响

发布时间:2020-11-01 19:17:49 来源:黔南日报

  云雾缭绕,群山延绵。2019年3月11日,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的大山之中,一队人脚踩着黄泥,肩扛着党旗和队旗,跋涉在山腰间的羊肠小路,奔赴到脱贫攻坚一线战场,到群众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去。

  “春风号角起,誓师立令战攻坚;壮志凌云,厉兵秣马永向前;尽锐出战,无须扬鞭自奋蹄……”一首《水乡脱贫战歌》在都江镇大山深处的新合村悄然唱响,传遍了水乡大地。

  当三都水族自治县吹响脱贫攻坚战的总攻号角时,谢朝栋主动申请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驻村。担任新合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的他,深知任务艰巨与光荣,在即将驻村前,提前谋划,连夜设计、制作队旗,精心挑选“精兵强将”,打造一支精锐的先锋队,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合村有25个自然寨,寨与寨相隔远,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很多寨子都没有通路,摩托车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刚到村子驻村时,为尽快摸清了解村情,方便开展工作,谢朝栋和队员们每天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山地林间,进组敲门入户、上山下田。

  下雨时,路面满是淤泥和碎石,车辆无法行驶,只能走路,往往天还没亮就要出门,天黑了才返回,早出晚归成了驻村工作队的家常便饭。身为队长的谢朝栋,更是为队员们树立起榜样,风雨无阻走访自己的包保户,还一一走访全村的每一个贫困户,了解他们家庭生活、经济收入、子女教育等情况,帮助他们寻找脱贫致富之路,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新合村各个角落。

  新合村由原来的4个深度贫困村合并而成,村党组织长期软弱涣散,刚到村里的谢朝栋,深知要想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强化党组织建设。于是开始着手谋划一队精兵、一面队旗、一本汇编、一首队歌和一个小家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全面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白天进组入户忙工作,晚上收集素材创作歌曲,谢朝栋编写歌词,队员们创作歌曲,经过几个日夜,一首由新合村驻村工作队自主创作的《水乡脱贫战歌》唱响新合村每个角落,激励着每一个干部奋勇争先、砥砺前行。由于歌曲旋律悠扬、歌词朗朗上口,振奋人心,被推广为三都全县的脱贫战歌,同时被国家、省、州多家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和宣传。

  经过前期的深入走访,发现新合村基础设施落后、很多群众住房安全没有保障、村子缺少产业、群众收入不稳定等一系列制约群众脱贫的问题。找出了问题,就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谢朝栋带领驻村工作队主动找相关部门协调,积极组织社会力量,筹集资金建基础设施。修建了“组组通”公路、寨内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不断完善设施。同时,移民搬迁420户1840人,危房改造430多户,使新合村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等多方面大幅度提升,村子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建好了,如何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成了驻村工作队最紧迫的任务。新合村山高坡陡、耕地面积少,但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探索出“公司+学校+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种植了近6000亩茶叶、1600余亩钩藤、3500多棵花椒树,还发展黄牛、黑猪和生态鸡等养殖产业。同时,率先在三都县成立村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将村内有实力的劳务经纪人吸纳为成员,引导和组织贫困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为群众培训技能,提高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率,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消除村级合作社“空壳”难题。

  2019年谢朝栋被三都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工作队长”,新合村驻村工作队荣获2019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助力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伴随着水乡脱贫战歌,汗水洒在深山间,新合村悄然发生了变化,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改变。

  (记者 谢义将)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队 群众 战歌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