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双培”行动》列入教育部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近日,由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编辑的《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案例集》正式向全国推广,该书收录有全国42个案例,其中由都匀市撰写推送的《语言技能“双培”促进山区少数民族脱贫》名列其中,成为黔南州唯一入选作品。
都匀市主要以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畲族等30多个民族聚居,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地理环境受限,至今部分偏远的少数民族同胞因为语言的障碍,很少与外界交流,生产生活较为滞后,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任务仍然艰巨。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2018年以来,都匀市根据国家民委、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共同实施推广普通话、学习技能“双培”行动计划,通过“双培”行动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克服语言障碍,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惠及山区少数民族1.16万人次,助力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乡村振兴。
今年6月至7月,都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少数民族山村采访撰写的《都匀苗族大娘甘当“小学生”——都匀市“双培”行动助力少数民族群众脱贫》等多篇新闻摄影作品,先后在新华网、学习强国新闻客户端、人民网、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贵州民族报》《黔南日报》《都匀发布》等相关媒体发表,引起了良好反响。
7月,由黔南州和都匀市统战部、市融媒体中心和市民宗局联合将《都匀苗族大娘甘当“小学生”——都匀市“双培”行动助力少数民族群众脱贫》作品,推荐参加中央统战部宣传办联合人民网开展统一战线“脱贫攻坚 奋斗有我”随手拍活动,荣获三等奖。
为深入开展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9月14日至20日)活动,由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指导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文出版社,组织各省(区、市)教育厅(委)、以及新疆建设兵团教育局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推广普通话、助力脱贫攻坚优秀典型案列,共征集到400个案例,通过专家评审,最终选取43个优秀典型案例,其中由都匀市融媒体中心推送的《语言技能“双培”促进山区少数民族脱贫》名列其中,用6个页码的版面重点推介了“都匀优秀典型案例”,成为黔南州唯一入选作品。
目前,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将这些优秀典型案例编辑成《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案例集》教材,向全国推广,旨在通过这些优秀典型案例对巩固工作成果、创新发展思路起到借鉴启发作用,充分发挥普通话在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服务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奠定坚实语言基础。
(都匀记者站 文隽永 摄影报道)
上一篇:黔南州.南京现代化工暨商贸物流 企业招商推介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