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辛劳办实事——黔西南州普安县公安局督察大队民警邓施昌扶贫记
年过半百的普安县公安局督察大队民警邓施昌,受命带队到青山镇哈马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带着这份光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吃住在村,不辞辛劳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为人民群众办成一件件实事,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哈马村是贫困村,国土面积约2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0亩,森林、荒山面积10700亩。全村共889户448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4户686人,怎样让贫困人口脱贫成了邓施昌心里的大事。他每天深入群众和一线,把贫困群众家庭缺什么、有几口人、有什么困难、发展了哪些产业、适合发展什么产业等基本信息记写在了本子上,也记在了心上。白天农户忙,他就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商讨“发展之计”,晚上到贫困家庭走访座谈,及时将村里的情况向县公安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汇报。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争取到党建扶贫资金5万元用于哈马村环境卫生整治、公厕改造、贫困户困难补助。在他组织和带领下,顺利完成哈马村易地扶贫搬迁30户、132人的工作任务;全村通村、通组路硬化实现全覆盖;完成451户“农村改厨、改厕、改圈,三改”工程;14个组的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太阳能路灯实现全覆盖。他还到普安县水务局对接,积极协调资金12万余元用于大寨组自来水工程建设,每天组织人员参与并亲自督导工作进度,短短两个月时间,清澈的水流就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流淌到大寨组每家每户,如今,这成了村民们最津津乐道的一件喜事。
村里的特困户陈华虎,一家4口人靠种地生活,由于妻子患有侏儒症,行动不便,靠陈华虎一人劳作维持生计,生活十分拮据,一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买一台洗衣机,但苦于经济不支,迟迟没法实现。2018年11月,邓施昌在社会扶贫网上帮助陈华虎一家注册发布贫困需求,并带头捐款,短短15天,爱心人士捐赠资金就达到了目标金额。随后,邓施昌和队友用这个资金购买洗衣机,送到陈华虎家中。
村里的低保户罗树存,自己腰椎不好,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只能靠采摘草药维持生活,丈夫身患癌症去世,儿子又出了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对于一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邓施昌走访了解情况后,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通过扶贫网为其筹集资金,帮助她购买了衣柜、碗柜、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品,还积极联系相关培训机构,争取帮助罗树存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如今,罗树存逢人便说说:“感谢政府,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感谢邓队长,他们给了我们母子很多帮助,谢谢他们!”。
据介绍,邓施昌带着他的工作队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帮扶贫困群众,通过社会扶贫网为贫困群众上传贫困需求30余条,发动县公安局干部职工及社会爱心人士捐款2万余元,帮助解决群众贫困需求20余个。
在哈马村鸡洞组,寨子中间一条宽20余米、深18米的干枯河道将寨子一分为二,该组97户485人出行十分不便。邓施昌了解情况后,及时筹集资金10万余元建造一座“便民桥”。解决了鸡洞组过去做农活、接送娃娃读书都要绕路,来回要一个多小时的不便,帮助当地群众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一件件实事的办成,他和他的同事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相关热词搜索: 群众 普安县 社会 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