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市薏品田园街道创新“五色卡”管理提升新市民获得感

发布时间:2020-06-08 10:45:32 来源:黔西南日报

  兴仁市薏品田园街道以脱贫攻坚“两业”发展为主线,搬迁群众为中心,创新打造“五色卡”管理模式,根据居民文化水平、就业创业需求、群众生活需求等因素将社区服务对象按“金、绿、黄、蓝、红”归类,因人因户分类施策,扎实做好搬迁群众的后续帮扶工作,不断提升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金色创业卡”,助力创业人员安心发展。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建设6个共108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和1280平方米双层大棚的新市民农业创业就业园,通过引企入园、进企务工的方式,组织有自主创业意愿的“金色卡”新市民种植蔬菜,帮助搬迁群众到园区就近创业。宣传打造安和社区商铺,依托生态湿地公园、薏品田园生态旅游小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为自主创业群体提供发展机遇,以创业助推产业发展。目前,建立新市民农业创业就业园1个,通过农业创业就业园带动创业6户30人,依托旅游服务业实现创业23人。

  “绿色就业卡”,促进困难人员稳定就业。结合在家待业人员均为熟练种地群众的实际,按照“合作社+企业”发展模式,引进贵州成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保底分红和利润分红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种植薏仁米、980有机蔬菜、“雷竹+食用菌”,为社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依托中心城区、搬迁居住区及周边区域公共管理、服务等岗位需求,开发设置公共服务就业岗位,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收。目前,已种植大球盖菇400亩,实现固定就业50人,季节性就业100人,开发公共服务就业岗位20个,实现就业20人。同时,申报了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配套产业项目大岩洞林场食用菌项目,规模1000亩,预计受益搬迁群众56户207人。

  “黄色爱心卡”,增强弱势群体关心关爱。针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科学规划土地,创新打造新市民农耕园,以每块60平方米的占地平均分割划为151块耕地,分配到经济收入较低且有种植需求的老弱病残家庭,动员其自由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解决蔬菜自给,实现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缓冲过渡。设立安装紧急求助系统,通过互联网终端按钮,让有紧急情况的老、弱、病、残群众及时发送求助信号,确保社区服务人员及外出亲人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有效帮扶,保障搬迁群众安心居住。目前,打造新市民农耕园15亩,实现土地分配151户。

  “蓝色务工卡”,保障务工人员劳动权益。加强与市人社、农业、园区等上级部门对接,动态收集市内外岗位信息,拓宽在外就业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劳务协作党小组、社区干部等人员力量,通过开展劳动维权政策法律知识座谈会、入户宣讲等方式,加强搬迁群众劳动争议、法律援助等服务,提升务工人员维权意识。目前,已向50名群众推送到宁波、慈溪就业岗位50个,开展劳动维权知识座谈会3期,参与150人次。

  “红色党员卡”,发挥社区党员示范作用。编制《薏品田园街道关于推动“三化融合”搭建全方位党建体系的实施方案》,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社区党员主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纠纷调解、政策宣传、基本医疗等工作服务,以零距离服务社区群众,打造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社区党员政策理论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员队伍凝聚力,为社区发展创建良好的党建氛围。目前,已组织社区20名党员开展政策理论培训3次,累计60人,累计组织8名党员为困难群众跑腿办业务、协调生活物资等实事好事10余件。

  (通讯员 高成艳)

相关热词搜索: 群众 党员 社区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