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册亨建立救急机制 解决就医筹资难问题
为抓好医疗扶贫工作,册亨县通过建立农村贫困群众就医救急机制,着力解决好就医筹资难问题,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组建服务队,上门服务“全覆盖”。成立县医疗保障就医救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各级帮扶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以“十个再一次”等活动为载体,按照“四逐四准”“一查四保”要求,做好大病、慢病的筛查工作,组织服务队到村到户全覆盖开展慢病筛查,对卧床不起的上门访视,尽量动员其到医疗机构治疗,并督促签约医生做好定期随访服务工作。截止到2019年底,完成慢病筛查2160人,办理慢病卡1350人,访视卧床患者188人,动员856人作进一步检查。
建立资金池,夯实医资“暖民心”。明确由县扶贫办牵头,整合“扶贫一日捐”、宁波帮扶资金以及其他社会捐助等800万元建立贫困群众就医救急专项资金池,对身患重病又筹集不到治疗资金外出就医的贫困群众,通过从资金池暂借的方式,解决治病的燃眉之急,待医疗费用报销后再归还资金池,循环使用,切实破解重病患者家庭临时就医资金筹措难题。如,双江镇路吉村村民岑吉华被确诊为“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急需进行人工置换手术,但10万元手续费难倒了岑吉华一家,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岑吉华得到了10万元贫困群众就医救急专项资金。如,丫他镇幸福村陆堂玉因患直肠癌3次赴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从医疗救助资金中暂借了5万元,帮助解决了临时困难。截止到2019年底,累计办理12户13人(次)贫困群众就医借款,暂借资金279.63万元,已归还资金221.14万元。2020年1至5月新增办理4户4人(次)贫困群众就医借款,暂借资金26万元,已归还资金22万元。同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和扩大资金筹措范围,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继续将每年“扶贫一日捐”所获款额纳入资金池,滚动式发挥资助帮扶作用。
执行制度化,规范管理“保民生”。制定了《册亨县贫困群众就医救急机制》,对患重大疾病的贫困人口急需到州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筹措资金困难的,由本人或其家属申请,帮扶包保干部(公职人员)作为借款担保人到县扶贫部门或县医保局办理医疗费垫付借款手续,扶贫部门收到借支申请后,及时与患者所住医院取得联系,综合医院意见进行研判评估,并入户开展核实,视其家庭收入情况确定在年度单病种封顶限额(30万元)内给予借资,借款直接打入患者生病所住医院,担保人负责监督借款资金的规范使用,贫困患者出院后担保人带齐相关材料到县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医保报销,报销所得的资金按借款金额打入县就医救急专项资金池专户,剩余部分存入借款人“一折通”账户。
落实好政策,医疗保障“兜底线”。推动实现县乡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实现全覆盖,提高家庭医生的签约率,做到常住贫困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推动常见病、慢性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诊治。2018年以来,全面落实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免交住院押金、“先诊疗后付费”、出院结账单“一单清”等便民惠民措施,享受“先诊疗后付费”2万余人(次)。2019年贫困人口住院基本医疗补偿1.35万人(次),补偿总额为6899.7万元。2020年1至5月全县贫困人口住院基本医疗补偿4559人(次),补偿总金额1959.79万元。同时,加大医疗保障政策宣传力度,通过集中宣传、发放政策明白卡等方式,让每户有一个知晓医疗保障政策的明白人,在不拔高标准、吊高胃口的前提下,举一反三精准落实政策,确保群众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通讯员册组宣)
上一篇:册亨县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纵深推进林下菌药产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