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贞丰县:扶贫车间赶制3万件外贸订单
7月3日,走进贞丰县龙场、者相等各个扶贫车间,只见服饰生产现场一片繁忙,既有来自宁波对口帮扶的技术人员边要求边指导,也有贞丰当地企业的管理者边组织边强调,各生产线上哒哒的缝纫机声不绝于耳。
笔者了解到,这是工人们在按加工订单加紧生产3万件服饰。这批加工订单,是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党组成员,贞丰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黄列通过东西部协作帮扶,从宁波海曙区牵线的,成品将销往德国。原本这批订单是7万件,考虑到时间紧、要求高,宁波方工厂又是第一次和贞丰对接,于是先安排3万件作合作尝试,如果该批加工件达到要求,后续除了陆续增加派单,还将把贞丰作为该厂的服装加工基地,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
黔西南州与宁波的友好协作由来已久,2019年以来,贞丰、海曙两地更是高度重视紧密协作,在多领域、多层次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协作帮扶,尤其是在创新社会结对帮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黄列2018年到贞丰挂职以来,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竭尽所能为贞丰县脱贫攻坚工作奔忙。这不,为了紧盯该批订单生产,不能前去车间现场时,他便隔三差五用电话跟踪关注。
除了电话跟踪,只要挪出时间,他就往各生产车间跑。7月2日,黄列来到位于龙场镇心安处新市民居住区的贵州阿朗别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加工得怎么样了?还剩多少件?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来协调的?”他逐项逐件,详细询问生产进度情况。
据介绍,按照订单“统一布料、统一思想、统一时间、统一规格、统一质量”的标准,目前各车间生产有序、进度喜人,可在规定日期前交货,将为当地今后的“宁波接订单、贞丰收订单”长期对口产业发展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工厂建在家门口,既能顾家又能挣钱,再也不想到外面去打工了。”正在贵州宽舍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忙碌的新市民杨井珍开心地说,自己从农民变成了工人,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通讯员 金 凤)
上一篇:黔西南州多部门最高标准最严举措护航高考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