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鲁布格镇:产业就业两手抓 群众致富路子宽
近年来,兴义市鲁布格镇立足实际,产业就业双管齐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上持续发力,不断拓宽群众致富路子,助力群众增收,为实现长效稳定脱贫提供强力支撑和持续保障。
产业扶贫开新路。依托独特的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引入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按照农业产业“八要素”要求,规划发展烤烟、生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2019年以来,全镇共发展烤烟种植6000余亩,产量1.3万担,产值1890万元;小黄姜种植2500亩,产值225万元;茶叶种植650亩;大头菜、青菜种植1300亩,年产量2146吨,产值227万元;中药材种植700余亩。采取“烟+菜+菜”种植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方式,继续着力抓好发玉坝区建设,提高土地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今年发展项目4个,一是采取部分有偿方式提供辣椒苗和豇豆种给群众种植,由贵州苗味轩公司蔬菜加工厂负责保底价回收辣椒、豇豆,签订合同1000余亩,目前加工厂已收购豇豆30吨;二是争取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50万元入股兴民合作社,在坝区建设年存栏2万羽的林下生态鸡养殖项目,目前已建成8个养鸡棚并放养鸡苗2万羽;三是引进贵州海玉青山农业公司投资223.45万元在坝区试验种植二黄姜、鲁姜、台湾姜等30个品种,目前各品种已种植完成,累计用工达5000余人次;四是种植完成烤烟600亩,生姜500亩,辣椒、豇豆100亩,带动其它村及农户种植厚皮辣椒600亩、豇豆200亩。
“一村一品”“造血”致富。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资源优势,精心布局“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发玉村继续推动发玉坝区“烤烟+N”产业,与兴民合作社开展劳务合作,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坝区已累计吸纳务工群众8000人次左右,务工群众平均每月收入2000元;坪上村在洼子组流转200亩土地建成“烤烟+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目前豇豆迎来了收获第一茬,现正在采收中;新土界村在七龙杠组流转土地200亩建成“吴茱萸+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在龙滩组、大水井组等流转土地300亩用于种植豇豆、辣椒及中药材。目前,50亩豇豆正在丰产期,现已收获豇豆15吨,销售收入2万元;中寨村结合特有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在云贡山组建设中蜂养殖基地1个,目前已发展中蜂养殖270箱。
就业扶贫添动力。以“拓岗位、稳就业、促增收”为抓手,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到户到人,深入推进就业扶贫,拓展就业空间,力促群众就业增收。技能培训赋能强技,创新培训方式,坚持实用导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农户参加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提升群众的就业创业技能。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烤烟、蔬菜、生姜等种植培训,共举办培训22期,培训1600余人次。公益岗位兜底安置,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和特殊贫困家庭,统筹安排公益性岗位,帮助有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家门口”务工,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截至目前,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6人,其中:护林员6人、保洁员10人、,护路员12人、小区管理员8人;每人每月可领取岗位补贴800元。转移就业捧牢饭碗,全面收集市内外用人单位空岗信息,了解用工需求和用工条件,搭建务工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宣传,利用赶集天发放资料、村组广播等方式,积极宣传引导农村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就业脱贫致富。今年以来,累计收集岗位2406个,其中:兴义市内2089个、州外省内61个、省外256个。全镇劳动力已就业8341人,一般劳动力就业7555人,贫困劳动力就业696人。
上一篇:黔西南州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助推就业扶贫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