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市肖体奎:36年的坚守 把荒山变青山

在兴仁市有这么一个人,从1984年起,他就选择在造树护林一线坚守。36年来,他走着同样的山路,巡护着同样的树林,用脚步丈量大山,守护着这片森林,他就是潘家庄镇下溪村黑岩组的中共党员肖体奎。
穿过2.5公里左右的林区道路,我们来到下溪村黑岩组肖体奎的家中,今年已经65岁的他脚穿一双水桶鞋、手扛一把镢头、一把铁锹,正往他的2万亩林区走去,开展巡护工作。
下溪村村民 肖体奎:每天我都以林子为主,防止树木患病,在林子当中该休整的要休整,茎多了水分不足,树木就不生长,要给它修整均匀。在冬季还要巡查火灾,每天必须走三趟。
肖体奎从小就生长在大山之中,对绿色情有独钟。早些年,由于树林大片被毁,不少大山石头裸露,他看着满山的荒草犯愁。1984年,29岁的肖体奎向村里申请承包了村集体的1500余亩荒山,开始了拓荒造林生涯。由于没钱向外购买种子、树苗,肖体奎就自己育苗,他每天穿梭于丛林之中,去寻找采摘杉树种子,在春天到来时就把种苗育上,同年冬季就可以移栽了,十年时间,肖体奎终于完成了1500多亩荒山造林。
下溪村村民肖体奎介绍说:“我是从土地下放的时候,响应国家政策"八五计划",84年开始种树,就一直坚持搞好退耕还林,在97年的时候就种了千余亩,现在都存活了。”
“孤木难成林”,单靠一两户人家种树不利于管护,肖体奎在造林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带领村民拓荒造林,并承诺把自己育好的幼杉苗免费赠送给乡亲们栽,如今,光肖体奎所居住的黑岩组196户人家就造林1万余亩,加之邻村、邻寨的造林,整个山林已经发展到了近2万亩。期间,他免费送给乡亲们的树苗就有300余万株之多,如果按每株0.3元计算,肖体奎免费送出的树苗就有近百万元。
下溪村驻村干部田清华说:“在97年以前,肖体奎自己育苗,自己种,还免费送苗带动下溪村的群众一起造林,我们村是903户,户户有森林,户户都种上了树,也见到了树林的经济效益,吃上了生态饭。”
“种林千日功、着火一日崩”,起初,肖体奎义务承担起护林员职责。1999年,他被聘为珠防工程护林员后,他更是每日巡山20多公里,守护村里近2万亩林区,36年来,肖体奎光解放鞋就磨破200余双,砍刀用坏100余把,遭遇各种受伤也成为家常便饭。为把树木运出大山,2012年,肖体奎还自筹资金25万元,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带领乡亲们在陡峭的山岭之中开辟了一条宽4米、长7公里的林区道路。
肖体奎说:“我修路花了25万元,全部都用在修窜林路上。”
如今,这条林区道路在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得到了硬化。2014年,肖体奎还依托林区丰富的牧草资源,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带领20余户贫困户发展牛羊养殖。
肖体奎说:“以林子为主,以养殖为辅, 养了鸡、牛,还有鱼。鸡有200多只,现在养有31头牛。”
在肖体奎36年的坚守中,眼前的这些树林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造林护林的肖体奎也成了村民们的致富带头人,大伙心中的优秀共产党员。今年8月,肖体奎还光荣的上了贵州敬业奉献类好人榜。
上一篇:宁波市江北区支教团到册亨三中开展教学帮扶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