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东:山旮旯里的梦想

发布时间:2020-12-16 10:23:58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贞丰县挽澜镇板光村属于喀斯特地貌,是山的王国,石的世界。在这里,举目所见,不是石便是山,地理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文化教育滞后,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村民,都渴望走出大山,到外面寻找五彩缤纷的世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丽家园。

  1977年出生于板光村4组的杨福东,也有同其他村民一样的梦想,甚至比他们的欲望更强烈。因为,他所居住的4组,自然环境比附近几个自然村寨还险恶。由于这里山高坡陡,每逢雨季,山体滑坡、滚石压房或伤人时有发生,特别是2014年的山体滑坡,山石裹挟着沙土倾泻而下,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振耳欲聋的惊险场景,令人心惊胆颤,不堪回首。

  板光4组的11户人家全是苗族,离挽澜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贞丰县城20多公里,不但进城路途遥远,而且道路很不通畅,平时走的都是狭窄的羊肠小道。至2017年,板光4组才修通盼望已久的机耕道也只能达到“路通”水平。道路不畅出行难,求学路遥远。学龄小孩要走3公里远的山路到板光村学校就读。

  杨福东从小就经历了地理环境险恶的折磨和求学的艰辛,特别是其父的坎坷经历,更让他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他的父亲今年66岁,当了20年的民办教师,由于只有初中文化,考试未通过,得不到转正。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本村没有学校,求学路途远,加之读书少,文化水平低,结果是空有教书志,实无任教能,最后得了一笔8000元的辛苦费后,忍痛离开挚爱多年的教书生涯。

  求医难,更让杨福东刻骨铭心。2004年农历正月初二,本组一杨姓的年轻夫妇高高兴兴地背着2岁多的小孩去外家拜年,吃完午饭后,外家赏给小孩压岁钱,打发粑粑等礼物,一家子有说有笑地回家来。殊不知,天有不测风云,厄运有时就在不觉中,突然间小孩身子剧烈地抽搐发抖,脸色苍白,呼吸困难,吓得他俩背着小孩往挽澜医院奔跑。可是,还没有走到医院小孩就停止了呼吸,急症夺走了一个年幼鲜活的生命。

  更让杨福东感到难以忘怀的是,2013年11月的一天晚上,堂叔家老人去世,杨福东的父亲为了尽孝去灵堂守夜,到半夜突然昏倒在地,昏迷不醒不省人事。杨福东闻讯后立即将其从上寨背到下寨,又赶紧找人帮忙,扶上摩托车送到挽澜医院,经医生及时抢救才转危为安。

  生活在险恶的地理自然环境中的杨福东,从小就有走出大山的梦想。读书阶段,他认真刻苦过,但由于诸多原因,考试成绩总不遂人愿,更进不了理想的大学,只能就读职业学校。2007年在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大专毕业后,杨福东怀惴着梦想外出闯荡世界,打了2年工,收获微薄,只好返乡。2009年参加县里组织的公益性岗位考试,也以名落孙山而告终。2010年,到县城租房搞?酒推销业务,因市场不畅,早早收场。至今,全组11户人家,竟无一人在外有固定工作。

  走出山旮旯,改变命运,是杨福东一生孜孜不倦、奋斗不息的渴望和追求。“既然父辈和我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现在我就要给娃娃创造条件,改变他们的命运。”杨福东深有体会地说。

  作为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的杨福东一家,上有健在的父母,下有两个小孩,易地搬迁前,全家6个人挤在96平方米木结构房屋里。当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后,杨福东第一个响应,搬迁到贞丰县城水景湾安置点。如今他入住的房屋有3室1厅两卫,共117平方米,两个小孩在离住处很近的小天使幼儿园读书,接受正规良好的教育。杨福东很感动地说:“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终于让我实现了走出山旮旯的梦想,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家园!”

相关热词搜索: 小孩 自然环境 梦想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