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新景镇柑橘品改圆了群众致富梦

发布时间:2020-01-21 10:54:17 来源:铜仁日报

  信步在柑橘林中,望着树上一颗颗饱满金黄的柑橘,耳边不时传来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肖飞脸上露出笑意,心里格外踏实。

  39岁的肖飞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新景镇新景居委会居民,他父辈就开始种植柑橘,他跟着柑橘一起成长,品尝过柑橘的甜蜜与辛酸,也见证了新景镇柑橘产业的兴衰变化。

  自1976年以来,新景镇种植柑橘有40多年的历史了。从最开始的15亩(锦橙),到现在的近1000亩,期间,新景的柑橘产业有过兴盛,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并涌现出了全县第一个“万元户”。当时,新景柑橘远销重庆、贵阳遵义,价格最高达到每斤0.9元,而那时猪肉的价格才每斤0.61元,人们都说,吃新景柑橘比吃猪肉还要让人羡慕。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品种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市场开始不景气,新景柑橘开始走“下坡路”,锦橙的价格从0.9元一跌再跌,最差的时候甚至每斤0.2元也无人问津。

  “大多数村民发现柑橘无法卖出,逐渐失去管理柑橘的信心,导致柑橘园逐渐荒芜,只有少部分人在坚持。”聊起过往,肖飞摇摇头说,一直以来种植柑橘其实很无奈。

  2017年,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肖飞率先将自家的15亩柑橘地中的10亩改成新品种“爱媛38号”柑橘。2019年冬天,他家的柑橘迎来品改后的第一次丰收。

  “2019年开始初挂果,预计能产1000斤,已全部预订出去,2020年将产5000至6000斤,除去成本,能收入4万元。”肖飞高兴地说。

  “现在通过品种改良,柑橘的质量产量高了,销路好了,价格也上来了。接下来,我要将余下的5亩低产林全部改良。”肖飞满怀信心地说。

  肖飞的品改成功,给其他村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也给品改带来了信心和动力。“我们也特别希望尽快改种爱嫒38、春见等品质更好的品种。”田维刚说。

  为了更好推动柑橘产业的品改升级,帮助更多果农增收致富,新景镇党委、政府积极对接对口帮扶企业——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帮扶资金150万元,对新景居委会、新仲社区1200亩低产低效柑橘园进行品种高位换接700亩,换栽500亩。品种为爱媛38号、春见、大雅柑等最新柑橘良种。直接覆盖农户261户,其中贫困户33户。

  “该项目于2019年底果农采收完后启动实施,可基本改变柑橘园低产低效现状,品改后进入盛产期时,预计每亩可产柑橘2吨,年总产量2400吨,按4元每斤最低价格计算,可实现产值1920万元。”新景镇党建办主任冉小川说。

  据悉,新景镇还利用五矿集团的帮扶资金350万元,省级财政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新仲村群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50万元,采取“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新建优质柑橘示范基地爱媛38号100亩、春见400亩,覆盖镇内建档立卡贫困户1095户4462人,扶持全镇无劳动力、无产业特困人员269人。

(朱志伟)

相关热词搜索: 柑橘 贫困户 品种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