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塘坝镇:人心齐 穷山移

发布时间:2020-04-09 17:20:38 来源:贵州网
  “人心齐,泰山移”。走进沿河自治县塘坝镇,产业基地里,掀翻泥土、播撒种子、施放肥料,一幅幅春耕画图;村村寨寨里,打扫卫生、拆除旧房、硬化公路,一派派繁忙景象;镇村指挥部,政策学习、每日研判、群众会议,一次次思想碰撞……谱写出一曲曲催人奋进的脱贫攻坚“战斗之歌”。

  多元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我这个老头子一天在家没什么事干,但这几天硬是忙的很哦!听村里面说,我们村要种植辣椒,不管是除草、铧土、覆膜,都需要人手,刚好这些活儿我都拿得住,就和他们来这里干活,这一天算下来也快有100把块钱哩。”马鞍村66岁的贫困户何志明一边在辣椒地里覆膜一边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该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和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积极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式大力发展茶叶、金竹贡米、精品水果、辣椒、高粱、生态鸡、生猪代养等产业,有效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长期收益。

  红竹村脱贫攻坚指挥长丁世向告诉笔者,该村现有油茶240亩、绿茶420亩、核桃270亩、冰糖橙104亩等特优产业。其村集体入股资金100万元发展榨子村碾茶项目,覆盖贫困人口144户636人;红竹村油茶加工厂覆盖贫困人口85户336人;红竹村新建茶叶加工厂覆盖贫困人口47户190人。

  “我村今年发展辣椒400亩,高粱300亩,烤烟300亩,茶叶200亩,蛋鸡养殖项目1个,养殖蛋鸡20000羽,老百姓不用出门,就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还能照顾家人,有这些产业,我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更足了!”元布村党支部书记张金才如是说。

  “我镇按照‘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目标,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深入开展产业扶贫。至2016年以来,我镇已建成生态茶园28000亩,规模茶叶加工企业11家;发展生态果蔬8140亩,生态烤烟基地2160余亩,生态中药材1500亩,生态畜牧业9.33万头羽,共争取产业发展资金3980.6万元,实现了村村有扶贫产业,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镇长田洪波说。

  美丽乡村提升幸福指数

  “没想到这些房子都派上用场了,这些画,不仅把房子和墙变漂亮了,还让我们更加懂得了很多扶贫方面的知识。”手指着房子和墙上的画,元布村贫困户冉光英如此感叹。

  该镇将脱贫攻坚内容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政策,传递正能量,引导群众勤劳致富,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在提升村容村貌“颜值”的同时,也绘出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看到公路和房前屋后都干干净净的,心情都要愉快点儿!驻村干部们为我们打扫卫生,整理铺盖,我们也一定要自觉点,搞好自家门口的环境卫生,把家里打理好。”谈及人居环境卫生,花桥社区村民刘仕奇竖起了大拇指。

  “红竹村通过村指挥部带领群众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为我村如期出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村脱贫攻坚副指挥长邹进说。

  连日来,该镇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来抓,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人居环境提升带来的好处。如今,无论你步入哪个村寨,展现在眼前的都是一幅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

  “时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镇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形成了乡村融合、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镇乡村面貌大幅改善,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镇党委书记王虚说。

  干群连心攻克贫困堡垒

  走进小石界村,村指挥长和驻村干部们正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地清理道路沿线垃圾。有的拿着扫帚清扫路面,有的用铲子清洁泥土,有的手持镰刀清理杂草,他们汗流浃背,仍然干劲十足。看到村容村貌的明显改善,干部群众都觉得幸福满满。

  为了将党的好政策、好声音传递到每个群众心中,该镇充分发挥群众会、院坝会等作用,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诉求,收集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疑惑,架起了一座座党群干群“连心桥”。

  笔者在红竹村获悉,村指挥部严格按照“一日五事工作法”,坚持实行一日一签、一日一学、一日一单、一日一扫和一日一报,全力以赴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了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搁。

  “我们花桥社区是政府驻地,我们村的环境卫生情况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全镇的形象,要给来往的人们留下良好印象,一定不能出现环境卫生‘灯下黑’的情况”。花桥社区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任猛感叹地说。

  如今,每日清晨,塘坝镇的村村寨寨都热闹非常,一群群身着迷彩服,手拿扫帚、火钳、铁锹等清扫工具的驻村干部,正掀起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热潮,清扫村道、清除死角、清理堆积物......到处都是干部群众热火朝天整治环境的生动场景。

  “塘坝镇紧盯‘三率一度’和‘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按照‘76554’工作方法和挂牌督战、‘百日攻坚战’工作要求,围绕‘四个强化’‘四个精准’和‘四场硬仗’,狠抓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和政策落实,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强硬的举措、最严格的纪律、最务实的作风,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镇党委第一书记杨林俊说。(沿河自治县县脱贫攻坚指挥中心宣传组 任廷海)

相关热词搜索: 沿河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