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茶产业搅和发展一池春水
思南县巧打生态牌,念好念活山字经,在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如今,思南全县建成生态茶园区9个,投产茶园14.51万亩。实践证明:思南生态茶大有可为!
四月的青杠坡镇四野屯村一片生机勃勃,连绵不绝的茶园给大山披上了特有的绿衣。在山间,村民们腰挎竹篓,指尖飞舞,不一会,篓间已盛满郁香四溢的春茶。
“发展茶产业就是好,今年我一直在这里采春茶,按斤计价,现摘现称,一天有100多元的工资,一个月下来有3000多元的收入。”干天娥兴奋地介绍说。
四野屯村发展起了生态茶产业,干天娥一直在茶园里工作,育苗、移栽、管护、采摘,谈起茶园的发展往事,干天娥有说不完的高兴劲。
从前的四野屯村,一直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土地产能低效,村民们勤恳劳作仍然改变不了穷困的状况。“地里种的庄稼卖不出好价钱,收入越来越少,人也越来越穷。”干天娥说。
近年来,青杠坡镇紧扣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本地山地资源特色,按照生态优先、产业引领工作思路,在四野屯村连片种植生态有机茶2000亩,在大山中种下一株株“摇钱树”。
青杠坡镇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生态种植为引领,在适宜地区种植高端有机茶,全镇茶园种植投产园区已达3500余亩。目前,该镇已发展黄金叶、金观音、福鼎大白等多种有机茶品,“思楠红”系列高端茶品牌销售年突破500万元,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未来,我们镇还要加强茶品牌营销包装,深挖东南亚市场,走更高端市场,提高我们茶产业的生态经济价值。”青杠坡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采茶,我们的双手首先要保持洁净,这样我们采出来的茶才能从源头上保持干净。”在瓮溪镇桅杆村生态茶基地,茶农们正在翠绿的茶园里穿行,精心采摘新茶。去冬今春以来,当地降雨量充足,气温适中,今年的春茶品质更佳,产量也比去年更多,为保证及时完成春茶采摘,今年基地还从外地招收一批采茶工,抢抓工期。
瓮溪镇海拔高、温差大,是该县产好茶的黄金地段。2016年,福建商人杨永明在这里流转土地开始种植生态茶,今年达到盛产期,预计每亩可采制干茶5斤左右,今年首批春茶可采制1000余公斤,产品销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瓮溪镇以发展生态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产业突破口,围绕建万亩茶园目标,目前已种植茶园8000亩,今年将新植2000多亩茶园,涉及大寨、竹山、瓮溪等多个村(社区),今年底可实现茶叶种植面积1万余亩。
生态茶产业让思南人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按照资源集聚、合理布局、规模发展、板块打造的发展思路,目前,思南已投产茶园14.51万亩,辐射带动青杠坡、许家坝、合朋溪、鹦鹉溪等18个乡镇157个村,全县有茶叶企业及合作社83家,企业自有注册商标16个,“思南晏茶”地理证明商标成功注册。眼下,全县春茶采摘已接近尾声,预计春茶产量可达0.57万吨,实现产值8.11亿元。
上一篇:铜仁楠木园社区文明建设有板有眼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