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青狮制作传承人黄林:弘扬闽西客家文化
(黄水林 张金川)选泥、制模、裱纸、定型……客家青狮的制作工序繁琐、十分讲究。
在连城县隔川乡隔田村的闽西客家青狮制作工艺传习中心,记者见到青狮制作传承人黄林正忙着对青狮头的模型进行第十层的裱纸。
由于青狮制作不但要求制作技艺精湛,且需要扎实的美术功底,因此直到30岁,父亲黄小白才开始把连城青狮的制作技艺传予黄林。经过5年的学习,黄林才成为连城县制作“客家青狮”的唯一传承人。
“在制作过程中,模型的制作最为关健。模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青狮的外观。”黄林说,模型需选取纯度高达95%的五色泥,经碾碎、跺烂、用木棒反复敲打,最后在宽80厘米、长1米的木板上制作定形。
如今,黄林在传承青狮的制作技艺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裱纸从用纯纸到纸和布相结合,用料从浆糊到白乳胶……一道道工序的改进使青狮使用寿命更长,结构更加稳定,外观更加精细。制作完成的连城青狮个头较小,直径在60公分左右,重量6-7斤,额头较为突出,脑门上的八卦十分明显,嘴里有一块写有吉祥语的“狮舌”,喻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祥瑞。
“作为青狮制作第十一代传承人,我把技艺传承给我的儿媳妇曾芬,希望这项历史悠久的技艺能够历久弥新,不断传承下去。”黄林说。(完)
上一篇:千年文物“邂逅”西洋乐 指尖律动演绎“博物馆奇妙夜”
下一篇:最后一页